什么是教育筆記。
宜未雨綢而繆,毋臨竭而掘井。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參考相關資料會讓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更高。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師資料內容呢?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孩子看書串行是閱讀障礙”,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導讀:閱讀障礙涉及了視覺、聽覺、語調、語速、記憶等多方面問題,在表現上也各不相同。
成績差就等于貪玩不好學?或者就是因為他們太笨了?專家可不這么認為。英國倫敦卡斯商學院的一項調查發(fā)現,在出現學習問題的兒童中,70%以上都是由于閱讀障礙引起的。
記字慢、看書串行都是閱讀障礙
乍聽這個詞,可能家長們會覺得陌生,但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全國學習障礙研究會副會長劉翔平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閱讀障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學習障礙,出現率高達10%—30%。
具體來說,閱讀障礙涉及了視覺、聽覺、語調、語速、記憶等多方面問題,在表現上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孩子在識字方面有困難:記不住字,剛學的就忘;錯別字連篇,經常多一筆或少一筆;有時還會把文字的左右弄顛倒。有些孩子則在閱讀時出問題:朗讀時增字或減字;聽寫成績很差;閱讀時必須用手指著,不然就串行等。其他如精力難以集中,思維跳躍快;方向感、距離感差;學習很容易疲勞等,也都屬于閱讀障礙。
早治療就能克服
劉翔平說,目前看來,閱讀障礙是個很復雜的“病”?!耙曈X、聽覺、大腦神經功能障礙都是引起閱讀障礙的原因。”所以,在治療上需要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如果視而不見,或是治療不當,孩子還可能因為總得不到大人的理解,變得自卑、膽小,并引起一系列心理問題。
正是因為意識到這種問題的嚴重性,美國專門成立了閱讀障礙協會,號召家長、學校更好地發(fā)現和幫助有閱讀障礙的兒童。而在英國,也有著相似的機構,他們將閱讀障礙作為一種病來進行專業(yè)治療,治療效果很不錯。
倫敦卡斯商學院的朱莉·羅甘教授在她的一項最新研究中指出,在英美企業(yè)家中,每3個人中就有1個曾是閱讀障礙患者,比如人盡皆知的美國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就曾是一名閱讀障礙患者,而現在,得到了適當治療的他,并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換個顏色,多做標記
“如果家長發(fā)現孩子有閱讀障礙的癥狀,千萬不要責怪孩子,一味強迫他們學習?!眲⑾杵街赋觯紫?,應該鼓勵孩子,多對他們說“你能行”、“有進步”,以幫助孩子消除對閱讀的恐懼;接下來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對孩子進行矯正,例如可以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彩色墊板,放到書上,幫助他們集中精力;教他們一邊閱讀一邊在重要的詞語下劃橫線,不懂的地方做批注,這樣能促使他們邊讀邊思考;多讓他們看些感興趣的故事,并聽孩子講。如果閱讀障礙比較嚴重,還要找專門的心理醫(yī)生進行矯正治療。一般來說,只要在小學時干預,就可以克服閱讀障礙,這對孩子的學業(yè)和人生有重要作用。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編輯推薦
導讀:目前中國有三千萬患有各類心理障礙的兒童青少年,家長應用良好的態(tài)度和行為,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讓他們在成長的同時,心理也得到健康發(fā)展。
據統計,目前中國有三千萬患有各類心理障礙的兒童青少年。如何讓他們在承擔著繁重學業(yè)的同時,更加快樂而幸福地成長?如何培養(yǎng)樂觀自信的兒童?家長如何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與行為,為孩子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與社會支持?本刊選載專研積極心理學的劉翔平的《給自己注入積極基因》、《感覺良好》兩本書。
劉翔平博士為我國著名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與評估專家,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翔平心理教育培訓學校校長。劉教授尤其對于青少年的情緒障礙和學習障礙有深入研究。他主張從改變人對事物錯誤的看法入手解決心理障礙,一方面要解決人的社會認知障礙,因為這個障礙歪曲了一個人對自我、社會和世界的看法,導致情緒困擾;而另一個方面就是解決人對自然界的認知障礙,即學習障礙,包括閱讀障礙、數學障礙和書寫障礙等。
大大咧咧也許更能生存
樂觀孩子更容易成功
事例:一天在飯店里,我看見一個母親帶著一個說客,大概是孩子的姨媽,對一個中學生講學習的道理?!澳憧匆姶蠼稚蠏唏R路的人了嗎?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的你就是這個樣子。要想成為人上人,就必須有一個好成績,必須考上大學。學習成績不好,將來就要失業(yè),就沒有一個體面的工作。你看你叔叔,清華大學畢業(yè),現在是工程師,一個月掙一萬元,你看你舅家的小軍,沒考上大學,開出租車,沒日沒夜地干活,每月還掙不到兩千元?!?/p>
劉翔平解讀
如果我們一味地告訴孩子,不許做什么,不能犯錯誤,如果犯錯誤會導致嚴重的后果,我們能建構孩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嗎?如果一味地強調錯誤的代價,孩子們自主性和自發(fā)性如何才能培養(yǎng)出來?
在我們的文化中,家長和教師時常壓抑孩子的成長,不能使孩子的樂觀、積極和自發(fā)性順其自然地表現出來。許多所謂的好學生,學習努力認真、能考上好學校,是以恐懼失敗為動力的,他們的高分是以犧牲心理健康為代價的。
而那些樂觀、大大咧咧、對危險和失敗不敏感的人,那些對于恐懼的結果不焦慮的人和對恫嚇不害怕的人,更加容易在學習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由于過分安全,他們不易在壓力下被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艱苦的作業(yè),所以,考試的分數自然不如其他人,但這些人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可能是較為高的,承受力較強。也許將來做生意、創(chuàng)業(yè)、開飯店的獨立生存能力比分數高的學生要強一些。
膽量能練出來
讓孩子戰(zhàn)勝約拿情結
事例:約拿是《圣經》中的一個人物,他雖然有天賦,但缺少抱負,逃避責任,學成之后不去傳道,于是上帝讓鯨魚吞噬了約拿,在鯨魚肚子中呆了三天三夜后,他開始向上帝呼救,上帝命鯨魚將其吐出來。后來,約拿終于醒悟過來,決心成為一個偉大的布道者。他變得自信,四處講學,最后成為一名著名的牧師。
劉翔平解讀
在一個社會中,當害怕失敗和被淘汰成為唯一行動力量時,我們就只能停留于基本需要的滿足水平,人潛能就得不到開發(fā)和利用。為此,我們要鼓勵孩子的成長,增加向成長方向的動力,減少對失敗的恐懼。要讓孩子相信,人人都精彩,人人都擁有不平凡的力量。我們可以回到馬斯洛的一個說法,他號召人們不要害怕自己的杰出,要戰(zhàn)勝約拿情結。為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從事沒有把握的事情,有創(chuàng)造性的但要冒一定風險的事情。膽量是通過行為練習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
導讀:孩子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不在于家中書的多少,在于父母精心的講述。你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讀書的種子,才能獲取他成長的果實。
我們民間有個古老的習俗——“抓周”。小孩子滿周歲時,在炕上放了各種玩物和生活用具,任孩子爬來爬去地抓。老人們說:若抓著銅錢,將來會經商;抓著刀槍,將來喜歡習武;抓著筆墨,將來自然愛好讀書做學問了。
其實“抓周”不過是個樂呵,是大人們對孩子的將來寄予的一種希望。孩子愛不愛讀書,不是“抓著筆墨”那樣簡單的事。在現代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經濟社會,讀書、求知、獲取謀生的技能是擺在每一個人面前必須跨越的坎。幫助孩子順利地跨越這道坎的首任教師,只能是父母。因為閱讀能力是后天培養(yǎng)的,不是“抓周”抓到的。
閱讀從小開始
閱讀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它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因素。幼兒最初的閱讀是從聽故事開始的。一代一代的母親出于本能,當寶寶還在襁褓中或者還在咿呀學語的時候,她們就把從老輩人那兒聽來的故事一遍遍地講給孩子聽,會把身邊的鄉(xiāng)土人情加上自己兒時的夢想編織成美妙的童話灌輸孩子。那么在物質生活水平已經十分豐富的今天,故事不再是媽媽們口傳心授給孩子,而是被美麗多彩的圖畫書所代替。幼兒的眼睛和耳朵,視覺和聽覺同步地被調動起來了。
兩歲之前的幼兒正處在語言的萌芽期,也被稱為是前閱讀期,他們把圖書當玩具用手拍打玩耍,也能夠指著物體示意,用身體的動作代表語言。比如:看到書上畫的電視,他會用眼睛在屋子里尋找,然后手指著電視??吹綍系男δ?,他會做出笑的模樣。那么,父母給他讀書、講故事,主要是培養(yǎng)他的語言能力,幫助他學會正確地說話。
新西蘭圖書館員多羅西?懷特說:“圖畫書是孩子們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圖畫書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兩歲之后,幼兒的智力借助語言的翅膀迅速發(fā)展。他們會一邊翻書一邊自言自語地“念書”,還經常要大人給他講聽過無數遍、已經相當熟悉的故事,甚至要求大人指著畫書上的字,一個一個讀給他聽。這是幼兒在從熟悉的故事中,驗證自己的預知能力,并獲取自我、樹立自信。
隨著幼兒一天天的成長,圖畫書與玩具一樣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是,對幼兒來講書與玩具又有本質的不同。玩具能夠組合,能夠改變形狀,可以發(fā)聲,可以是動態(tài)的,幼兒獨自就能玩耍,在自娛自樂中開動腦筋,玩出新意。
書卻不同,它是無聲的、靜止的、平面的,很少有幼兒能自己看上好長時間的,需要親子共讀。在父母生動激情的講述中,能激發(fā)幼兒對圖畫書的閱讀興趣,幫助他提高感受和理解能力,逐漸學習領會新知識。在親子一問一答的交流中,讓幼兒感知各種特色的書面語言,增加詞匯量,并把書中的故事內容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聯系,從而不斷地充實擴展著自己的知識經驗,逐步完成社會化發(fā)展??梢姼改傅膯⒚捎兄荒芎鲆暤淖饔?。
做生意的周先生夫婦,很注意對寶貝兒子的培養(yǎng)。從兒子一歲起,他們就買了大量最新的益智圖書和玩具,整整擺放了一屋子。現在兒子已經上大班了,對書一點興趣也沒有,整套整套的新書連封盒都沒有打開。兒子成天不是玩槍炮,就是打“游戲”。也難怪,周先生夫婦倆忙自己的生意,根本就沒和兒子一起讀過書、講過故事。兒子怎么會對書感興趣呢?
作家孫友田的故鄉(xiāng)在黃河故道邊,他小的時候家里的日子很苦,母親不識字,家里也沒有書,然而精神生活卻很豐富。母親用“明月星光陪伴”他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他的想象。于是,他在母親綿綿不斷的歌謠和故事中長大。正如他在優(yōu)美的散文《月光啟蒙》中所說: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p>
這又一次證明了,孩子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不在于家中書的多少,在于父母精心的講述。你只有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讀書的種子,才能獲取他成長的果實。
孩子生下來以后從不哭鬧,吃吃睡睡,很少給你添麻煩,你不要以為這孩子很“乖”,其實,這孩子可能有智力方面的問題。這種“乖”的表現是因為他們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注意力和反應能力較差的緣故。
由于家長們的誤解,致使這些孩子的智力問題沒有及時被發(fā)現,得不到早期的訓練,很多孩子直到上學后出現了學習困難,才知道這孩子智力發(fā)育遲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用訓練來提高孩子智力的方法則越來越難以奏效。所以早期觀察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情況非常重要。
嬰幼兒智力障礙的行為表現主要有:
1、很晚才出現微笑。正常嬰兒2-3個月會微笑。
2、視覺功能發(fā)育不良,不注意注視周圍人和事物,眼神不會跟蹤亮光或物體。
3、對聲音或聲響缺乏反應。
4、咀嚼晚,喂養(yǎng)困難,當給固體食物時,易出現吞咽障礙和嘔吐。
5、會走路后兩腳依然相互亂撞,到2-3歲仍有這種現象。
6、正常孩子在3-4個月時,經常躺在床上看自己的雙手。但智力低下的孩子在6個月后持續(xù)有這樣的行為。
7、正常孩子在6-12個月后,經常將東西放進嘴里,當手的動作比較熟練時,就不再用嘴。但智力發(fā)育落后的孩子用嘴的動作持續(xù)到很晚,有時到2-3歲還把玩具放進嘴里。
8、正常孩子在15-16個月后就不再把東西隨地亂丟,而發(fā)育遲緩的孩子持續(xù)的時間要長。
9、正常孩子在1歲時停止淌口水,有缺陷的孩子持續(xù)時間要長。
10、在清醒時,智力低下孩子有磨牙動作,而正常孩子沒有。
11、智力低下的孩子有時需要反復或持續(xù)刺激后才引起啼哭,哭時經常發(fā)出喉音,有時哭聲尖銳或尖叫,有時哭聲無力。正常孩子的哭聲常有音調變化。
12、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或興趣短暫、精神不集中、反應遲鈍是智力低下兒童的重要特點。
13、智力低下兒童多表現為多睡和無目的地多動。
除了觀察上述行為以外,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心理醫(yī)生可以用心理測驗的方法來測查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家長應該常把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同齡孩子比較,不要自以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或寄希望于他們長大會聰明。發(fā)現了問題,仍忌諱求醫(yī),這樣會耽誤孩子最佳訓練時間,造成終身遺憾。
“老師,我喜歡黃色還有紫色?!?/p>
“老師,我可以一個涂紅色,一個涂橙色嗎?”
“老師,我可不可以兩個都要???”
“老師,這個我也想要。”……面對這些問題,我便開始思考起來,二選一有那么難嗎?其實我起初并不是從孩子們在生活、學習中的細節(jié)中發(fā)現這些并不是很起眼的小問題。而是因為我自己,我一向給自己定位為“選擇性障礙”,可能我這么說自己并不是很確切,但是我就是覺得,就我個人而言,做決定真的很難,二選一更難……和孩子們一樣,生活中遇到問題我就舉棋不定,優(yōu)柔寡斷,不知道如何選擇。經常會問我身邊的人,紅色好還是黑色好?放這張圖片還是選那張圖片?到底是現在還是呆會呢?去還是不去?
從自己身上的點點滴滴發(fā)現,原來孩子們有時候也和我一樣,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出現,就比如說有時候我們發(fā)五角星,讓孩子自己選一個顏色或者圖案,但是往往有很多孩子在選的時候要考慮很久,左看右看都下不了決定。老師說請快一點,選哪個意義都是一樣的,然后他們就不得不快點做出選擇。還有就是畫畫涂顏色的時候,我也發(fā)現一部分幼兒,看著蠟筆“研究半天”,才選出要涂的顏色。還有個別幼兒,選一個顏色準備涂了,結果想了想又把選的蠟筆放回盒子,然后換一個顏色涂。
生活中的選擇題太多了,面對這些矛盾的選擇總是左右為難。相信不單單只是我有這些困擾吧!因為我發(fā)現身邊有還有同事、家人、學生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如果來“對抗”我自己所定義的“選擇性障礙”呢?
以我的困擾,我的經驗來舉例:
一、一一對比,排除選擇就像四選一的選擇題一樣,幾率只有25%,當你不確定答案,但是似曾相識的時候你該怎么選擇呢?一般我會選擇用排除法,針對每一個答案,找出突破口,排除疑慮的地方,剩下最后一個相對可信的答案。當然,這只是一個相對而言的例舉方法,并沒有什么科學依據,只對個人喜好而言,不過對我來說還是蠻有用的。
二、逐一詢問,征求意見一般孩子在幼兒園碰到這樣的問題肯定來詢問老師,或者小伙伴;在家就得征求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的意見啦。而我們,則會選擇同事或者比較親近的人,也是因事而論。聽取大眾的意見,然后進行對比、選擇,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哦。
三、細細思考,捫心自問一些重要的事情還是得自己做選擇,雖然你做的選擇在某些時候不一定能得到正確的答案,但是也必須去做,那么就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這樣做的后果會怎么樣?那樣做的結果又會怎么樣?把能夠預料得到的答案思考一下,或者把擺在面前的選擇題細細斟酌,然后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怎么樣的結果。
四、理清思路,請教專家找一個有見解、有學識、有經驗的專家來幫你解決某些問題的時候,遠比一個人靜靜揣摩,獨自鉆在牛角尖里要好的多。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意義就在這其中。所以有時候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叭齻€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再聰明的人也需要別人的指引。
相信很多人在我所定義的“選擇性障礙”上還有更多的經驗和方法。我只是從我身邊的孩子、同事和我自己身上談了談一點小想法。
一個人的一生都要做很多的選擇題,會想、會思考的人會做更多的選擇題。有時候別太“細心”,有時候別太“多慮”,有時候別太“計較”,有時候別太“用心”。在適當的時候選擇適當的心態(tài),適當的處事方式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一生的選擇題,在矛盾中突破障礙,在選擇中把握機會……
《蒲公英的種子》是收入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的一首詩:微風輕輕一吹,/我離開了親愛的媽媽。/飛呀,飛呀,/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
一年級學生難免會感到納悶:既然離開了親愛的媽媽,怎么還會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呢?這首詩所表現的內涵,與一年級兒童的情感產生一些背離。
在首屆上海兒童閱讀論壇上,與會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教育專家、教師紛紛提出,倡導兒童閱讀,首先要解決成人世界如何引導兒童學會閱讀的問題,在他們看來,讀懂兒童,是引導兒童閱讀的必要前提。
兒童找不到感興趣的書
寶山區(qū)虎林路小學曾對二年級學生家庭閱讀情況進行調查,發(fā)現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的閱讀量都不夠大,尤其是家長,他們的閱讀量比學生還少。這樣,就很難形成家庭閱讀的氛圍。
調查發(fā)現,找不到感興趣的書、沒有時間看書、不愛看書、讀書氛圍不夠,是致使閱讀量過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興趣的書比例最高,說明學生還沒有完全培養(yǎng)出閱讀的興趣。
名著不一定適合孩子
在文學教育日益引起重視的今天,小學生課外閱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老師已經開始注意向學生推薦一些名著,很可惜,很多老師推薦的成人名著,不一定適合孩子。
縱觀現有小學語文教材,在選文視角上已經有較大的改進,但真正的兒童文學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少,進入教材的我國兒童文學作品,大多也是偉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壯舉之類,讓孩子們覺得無法親近。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教材中真正關注兒童心靈和情感的兒童文學缺失,導致學生作文中出現假、大、空現象。
一些專家提出,由于傳統的閱讀習慣,再加上教師缺乏兒童文學素養(yǎng),即使有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選入教材,也可能會被教師用成人的視野代替孩子觀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體驗。上海教育報刊總社社長吳圣苓認為,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真是一筆終身享用的財富,目前存在的兒童閱讀成人化傾向,應該引起教育界的警覺。
不提倡兒童文學縮寫本
模糊兒童認知特征、漠視兒童心理需求和任意拔高的做法,不僅不利兒童閱讀,而且會減少他們正常的閱讀興致。一些專家提出,低年級兒童應該讀讀繪本,因為繪本是形象與語言的中間媒介。學習語言不應該被動接受,而應該主動建構、生動有趣。
中國海洋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朱自強認為,優(yōu)秀兒童文學,不應該是那些模仿兒童文學的教材體作品,由七千多字縮寫成四、五百字的《丑小鴨》不是兒童文學,由一千五百字縮寫成四百字的《小蝌蚪找媽媽》也不是兒童文學。他認為,縮寫本不僅流失了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含量,變得短、小、輕、薄,而且充滿了閱讀障礙,難以構成真正富有成效的語文學習。語文特級教師徐根榮指出,兒童文學有著自己的寫作語言和情趣,如果稍長可節(jié)選,而用武斷的辦法縮寫或改寫,容易走樣。
少年報社《芝麻開門》副主編葉鳳春認為,對兒童閱讀而言,成人要做的一件事是,盡量用最完整、最好的兒童讀物奉獻給兒童,把閱讀材料做地道,這樣正確引導兒童閱讀,才能讓兒童真正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
幼師資料《孩子看書串行是閱讀障礙》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兒教師教育網”是專門為給您提供幼師資料而創(chuàng)建的網站。同時,yjs21.com還為您精選準備了什么是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作為教師,學會辨認兒童閱讀障礙會有助于你的教學.從下邊的事件中你也許能得到許多啟示.作為母親,卡特林.尼古拉要向世人訴說,“我11歲的兒子杰森是個聰敏認真的孩子,他甚至能自制簡單的小玩意兒,記住重...
導讀:選擇好書的標準很簡單,首先是真善美,然后就是畫多字少,最后就是孩子愿意一讀再讀。 1、沒有良好的家庭閱讀氣氛 一個父母從不讀書的家庭,孩子很難知道閱讀為何物,更無法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因此也就無從...
1、前兩天,我的鄰居小美帶著女兒安安來我家玩。 安安和我兒子小樹經常在一起玩,很快,兩個孩子就嬉鬧了起來。 忽然,小美發(fā)現安安不穿拖鞋正光著腳丫在地上跑,就大聲喊住她:“安安,你怎么不知道穿鞋呢,地上...
對于父母來說,無論教會孩子多少知識多少技能,都不如教會他自主學習的本領,這是他可以受用終生的隱形財富,永遠無法被奪走。 閱讀,恰巧就是這樣一筆財富。 然而,不是每個人天生就喜歡閱讀的,那么,讓孩子愛上...
最近,鄰居老李一直為即將參加中考的孩子發(fā)愁,說孩子經常注意力不集中、馬馬虎虎、背誦古文也非常吃力。與老李的交流過程中,筆者突然想起了正在國外學校一個實驗室的研究課題——學習障礙(LearningDis...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