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筆記。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在幼兒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的學習中,常常會提前準備一些資料。資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關多類信息、情報。參考資料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你知道幼師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案例:一次自由活動”,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一、觀察過程:
自由活動時,朱天承和幾個要好的同伴在活動室的一角玩。玩著玩著,有一個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別的地方去了。他一看急了,趕過去想把他拖回來。那個孩子朱天承見追來,急忙快速躲閃。一來一去,結(jié)果變成了你追我逃。他們在孩子中竄來竄去,好幾個孩子差點讓他們撞倒。見此情景,我忙阻止了他們,要他們注意安全。聽了我的話,他倆又到一邊玩去了。也許是覺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許朱天承覺得剛才玩得沒有盡興,總之,一會兒,朱天承又建議玩追逃的游戲,看來他今天對捉人的游戲發(fā)生了興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評都不是好辦法,孩子可能會口服心不服,說不定還會產(chǎn)生逆反情緒。于是,我就設法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他各方面能力較強,我就請她送一樣教具給隔壁大(3)班的王老師。她很高興地接受“任務”到隔壁送東西去了。追人游戲就此結(jié)束。自由活動結(jié)束時,我在表揚朱天承能干,是老師的小幫手的同時,向他指出剛才奔跑的不足,并請大家討論:室內(nèi)為什么不要奔跑?室內(nèi)奔跑會有什么后果?他聽了連連點頭。
二、存在問題:
1.孩子在活動中好動無序。
2.孩子在活動中自我控制能力差。
3.孩子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差,缺乏判斷事物因果關系的能力。
三、原因分析:
首先,上述事例在幼兒園孩子身上的反應是比較普遍的。它是由幼兒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
1.由于孩子年齡小,所以好動是他們的天性。
2.由于孩子經(jīng)驗少,對事件的后果往往無法預料,缺乏判斷事物因果關系的能力。
3.孩子自控
能力不強,易興奮,很容易失控,常常出現(xiàn)我們俗稱的“人來瘋”現(xiàn)象。
其次,家庭的早期教育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有極大的影響作用
1.該孩子的父母對幼兒的早期教育欠關注。
2.該孩子的主要教養(yǎng)人是奶奶,而奶奶對早期幼兒教育的意義及有關育兒知識一無所知,教養(yǎng)以放任為主并伴溺愛。
四、解決問題的策略:
對于這種現(xiàn)象,一味的堵和呵斥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我們應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意運用有效的策略,讓孩子在愉快接受的同時,不露痕跡地投入與另一個活動中去。
1.由于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我們可以運用《幼兒心理學》中的“注意轉(zhuǎn)移”的策略。注意轉(zhuǎn)移是根據(jù)任務主動、及時地從一個對象或一種活動轉(zhuǎn)移到另一對象或另一種活動中去。注意的轉(zhuǎn)移與注意分散不同。雖然表面上看來都是改變注意對象,但前者是主動的、有目的地改變注意對象,后者則是被動的、有無關刺激的干擾,使活動離開應該注意的對象。當然,作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僅是運用某種策略來指導孩子改正某種不良習慣,而應多種方法交互、靈活運用,以達到讓孩子真正理解和掌握自我保護方法,從他律到自律,成為自覺的行動。
2.該幼兒是入大班的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從對事物的比較簡單的、表面的理解發(fā)展到對事物的比較復雜的、深刻的理解。根據(jù)這一特點,教師應經(jīng)常引導幼兒分析事物,逐步學會通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推理其因果關系,推理出因為某件事情可能造成什么樣的后果。讓幼兒分辨好與不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從而引領幼兒多做好事,少做和不做不好的事情。
3.家庭是幼兒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本案例中幼兒的父母親都屬于低學力層次,家庭環(huán)境較差,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很不重視,放任自流。對于幼兒園中組織的活動也不重視,對幼兒園的家園聯(lián)系也不關心。對于這樣的父母親,作為教師更應重視家教輔導。我想:首先,必須提高家長對早期幼兒教育的重視,讓他們懂得孩子的將來要超過自己的唯一途徑就是要從小抓起。其次,由于孩子父母的文化素質(zhì)相對較差,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設立家教預案,共同擔負教育責任。最后,定期進行家園聯(lián)系,反饋家庭教育的情況,總結(jié)育兒經(jīng)驗。
Yjs21.coM更多幼師資料延伸讀
在健康活動中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必須重視培養(yǎng)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重視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并根據(jù)幼兒的情緒和行為表現(xiàn),反思、調(diào)整,促進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下面我選擇平時教學活動中的個別案例加以分析:
1、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背景:體育游戲,大班。
情景:這是一次關于學習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開始一開始,我以兔媽媽的身份對幼兒說:“孩子們,冬天到了,我們要搬到更暖和的地方過冬了,今天我們來玩搬家的游戲好嗎?”孩子們都很興奮地回答我:“好”。接下來我告訴幼兒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孩子們都很高興地在我的動作與語言的引導下開始走平衡木。這時我發(fā)現(xiàn)培培站在原地不動,低著頭擺弄著自己的手,緊張極了。培培的動作發(fā)展差,平時排隊上下樓梯腿部都很緊張,每次參加體育活動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會摔,但是在老師的鼓勵下,一般都會參與游戲,象今天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xiàn),我走到她的跟前,蹲下問她:年齡在班上是最小的,性格較內(nèi)向,偶爾會在剛?cè)雸@那會兒鬧鬧情緒,但只要問問她今天為什么不高興,抱抱她,給她一個小紅花,她很快就會活蹦亂跳的了??山裉煸诨顒赢斨谐霈F(xiàn)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我走到她的跟前,蹲下問她:“這只小熊貓怎么不去搬家呀?”她沒有回答我,仍舊低著頭,于是我便做了個兩手兩膝著地的姿勢,試圖讓她跟著我學兩手兩膝著地爬,“來,媽媽和你一起爬”,但她沒有跟著做,轉(zhuǎn)了個身,仍在擺弄她的手,我發(fā)現(xiàn)她今天是穿裙子來的,是不是怕在地上爬把裙子弄臟了呢?于是,我放低了活動要求,牽著她的手一起往“家”的方向走,以便讓其他幼兒能繼續(xù)爬著去,我邊走邊說:“加油,哥哥姐姐們本領學得可棒了,爬得真快,真是媽媽的乖寶寶,羽帆我們要加油了。哥哥姐姐們,羽帆妹妹也來幫忙搬家啦。”果然羽帆跟著我走的可快了,其他幼兒聽后也爬的更歡快了。
反思:師幼互動的前提是師幼雙方在活動認知、情感上相互理解、認同與接受,這要求教師要將尊重幼兒落到實處,真正做到“把幼兒放在第一位,”這樣教師的激趣、引導、鼓勵、參與與支持才能得到幼兒的積極回應,并喚起幼兒與教師互動的主動性。此次活動中個別幼兒的表現(xiàn)脫離活動預設目標,我并沒有強求她一定要按照我的動作要求去爬,而是在應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孩子一個適度發(fā)展的空間,允許他在下次或其他活動中學會爬的動作,這就在情感上給他們適當?shù)臐M足,使之愿意回應老師發(fā)起的次一級互動要求,這就為師幼間的積極互動提供了條件。
2、充分重視師幼間的隱性互動,引導幼兒主動與游戲環(huán)境及投放的材料間的互動。
背景:同上
情景:活動中我既要面向全體作進一步的引導,才能保持他們的活動興致,又不能放棄對羽帆的個別引導,這有些兩難了。我看了看活動場地,深思:今天提供的材料和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十分生活化,家居化,我可以引導她與我所提供的材料和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互動,讓同伴與她發(fā)生互動,好讓自己更好地引導大家游戲。于是我以熊貓媽媽的口吻指著場地上的“家”對羽帆說:“寶寶你看,我們的新家多漂亮呀,這么多的哥哥姐姐都在幫媽媽的忙,你可不可以也來幫媽媽的忙,把這些吃的東西搬到新家去,好讓我們在冬天有東西吃呢?”她看了看“新家”,很快點了點頭,抱起“舊家”中那些食物玩具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往新家走,雖然她還是不愿趴下兩手兩膝著地爬著去,但她的笑容告訴了我,她已經(jīng)開始樂意參與大家的活動了。
反思:游戲的實質(zhì)是幼兒與環(huán)境、材料及同伴自由互動。體育游戲中,師幼間的互動要能達到積極、有效,不僅要處理好活動內(nèi)容選擇、形式設計、教師的引導語言和教態(tài),還要充分重視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材料的投放,使環(huán)境、材料因素為師幼間積極的隱性互動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尤其當一位教師與眾多幼兒發(fā)生互動行為時,要想避免因忽視或顧不及個別幼兒等引起的消極互動,就要充分重視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投放的材料,要把教師對幼兒的引導、激勵,甚至教師的活動目的、要求滲透在環(huán)境中,讓幼兒主動與環(huán)境、材料互動。
在對羽帆的個別互動中,老師還十分重視激趣式、鼓勵式的語言引導,喚起她的角色意識,消除她怕弄臟裙子的心理障礙,激勵她積極投入到活動之中。這種引導對其他幼兒也產(chǎn)生了作用,在我的言語激勵下,他們爬的更歡快了,而他們活動的積極性又潛在地感染了羽帆,進一步激發(fā)她的主動性。從而引發(fā)了幼兒間的互動,這就為教師與幼兒間的互動增加積極色彩。同時也顯示出良好師幼互動的積極與有效。
此外,游戲中積極有效的互動還需要教師善于轉(zhuǎn)變角色。
當幼兒在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教師以“協(xié)助者”的角色發(fā)起;當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減弱時,教師以“參與者、引導者”的角色發(fā)起;當幼兒對游戲的參與積極性很高時,教師以“鼓勵者”的角色發(fā)起;當幼兒對游戲的方式提出建議時,教師以“支持者”的角色支持幼兒發(fā)起主動互動。只有不斷地轉(zhuǎn)變自己的角色,才能使教師對幼兒的影響保持最佳狀態(tài)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回應幼兒的互動,以積極的方式引導幼兒的呼應。
《許多餅干》是一節(jié)主題背景下的計算活動,其目的在于復習認識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學習正確點數(shù)。
活動一開始,我先拿出一個圖形,請幼兒們從桌上拿一個和我一樣的圖形,然后問幼兒:“你們拿的是什么形狀?”幼兒們逐一回答出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名稱。接著,我再問幼兒:“你見過什么東西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部分幼兒回答得較積極,說出了一些圓形、三角形與正方形的物體。接著,我又請幼兒按照老師的指令拿東西,如:拿出3個圓形,大部分幼兒能正確點數(shù),再拿出2個三角形,這時,我也拿出2個三角形說:“老師會變戲法,把兩個三角形變成另外一個圖形,好嗎?”我就把兩個等腰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這時,我看到鐘佳怡把兩個小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大三角形,我就請他上來拼給大家看,許多孩子也紛紛拼擺了起來。接著,我又請幼兒拿出4個正方形,再進行拼擺,有的孩子拼出了一個大的正方形,有的孩子拼出了一個長方形,最后,我讓孩子們隨意的拼拼擺擺,有個別孩子拼出了一間房子。
分析與反思:
由于我班幼兒大部分上過托班,孩子在能力、水平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今天這次活動,既幫助幼兒復習了圖形的認識與點數(shù),也讓我了解了班中幼兒所存在的差異,更激發(fā)了幼兒拼圖形的興趣,整節(jié)活動幼兒們基本上都能跟著教師的指令拿取圖形和拼拼圖形。
從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我也感到雖然活動中一直在讓孩子們拿取圖形并進行操作,但對于小班孩子來說,可能游戲化的情境更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因為在活動中有小部分的幼兒有些思想開小差的現(xiàn)象,這些幼兒其實都是一些能力水平相對較弱一些的孩子,所以,我覺得,對于圖形的認識及其正確點數(shù),我們還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一些操作的材料,這樣,既可以方便老師的個別指導,也可以讓一些能力水平較弱的幼兒有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反復操作中獲得提高與認識。
游戲“誰拿走了雞蛋?”:用塑料的雞蛋做道具,幼兒圍坐在一起,選一個幼兒當小雞坐在中間,并將雞蛋放在他面前,然后“小雞”閉上眼睛,另一幼兒將雞蛋拿走,所有的幼兒手放到背后問:“雞蛋、雞蛋、誰拿走了雞蛋?”“小雞”有三次機會可以猜拿走了雞蛋。
游戲開始了,我沒有提出所有的幼兒把手放在后面的要求。但上來的“小雞”還是沒有猜出來,請了文文,結(jié)果他猜對了,我們問他是怎么猜出來的?他笑著說:“看見哪個小朋友把手藏在后面。”我們恍然大悟。于是,接下來的“小雞”都變聰明了,也利用這個辦法猜出了拿雞蛋的人。玩了一會兒,“小雞”又猜不出了。我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也故意把手放在后面來迷惑猜的人,而拿走雞蛋的小朋友更厲害,把雞蛋藏在背后,把手放到前面來了。這樣一來,難度大大增加,“小雞”們一一慘敗下來,一時間大家都不愿做“小雞”了。
于是,我自告奮勇當了“雞媽媽”來猜,第一次猜的時候,我故意猜錯了一次。到第二次猜時一次過關,孩子們激動極了,文文、小宇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表揚我真厲害!我“偷偷”地告訴了他們我猜到的小秘密(看小朋友的表情等),鼓勵他們再猜。結(jié)果,他們果然也很聰明地猜對了,然后我再鼓動他們把秘密再傳給小朋友,這樣游戲又進入了一個高潮。
在這個案例中,我的收獲:
1、教師根據(jù)幼兒的需要可以用多種方法介入游戲。
在這個案例中,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思維有了變通性和靈活性。他們觀察得非常仔細、細微。當同伴獲得成功后自動增加難度,刺激著同伴,讓他們需要進一步動腦筋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功時,我緊緊抓住孩子所迸發(fā)出來的思維火花,作為一個旁觀者進行建議、欣賞和鼓勵;當出現(xiàn)難度后,孩子們覺得難以獲得成功時,我又作為孩子們的玩伴參與到游戲中去,讓孩子一起為我的成功激動,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深入游戲的欲望。
2、在游戲前對游戲仔細斟酌是必要的。
本來,在游戲過程中有一個“所有的孩子都把手放在背后“的要求,但是我考慮到對小班孩子來說,也許難度太大了,也許孩子會因為不容易獲得成功而放棄。結(jié)果證明我的調(diào)整是正確的,因為我沒有提出這個要求,能猜出的孩子也不多。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guī)е⒆觽兩⒉?。孩子們一路高歌,歡聲笑語不斷。突然從路旁的草叢中蹦出個小東西來,有孩子驚叫了起來,“有蟲子啊,快逃呀!”又一個細聲細氣的嗓音傳來:“是只小蚱蜢,沒關系的。”我走進一看,果真是只蚱蜢,我趕緊安撫孩子們:“不要害怕,是只小蚱蜢,他看到我們這么高興,從草叢中跳出來,也想和我們玩呢!”“老師,草叢中還有別的的小蟲子嗎?”小問號——涵輝插話了?!翱隙ㄟ€有!”小大人——凱凱忙回答。孩子們聽到他倆的對話,一窩蜂的涌到了草叢邊,撥開草叢,開始找小蟲子了?!袄蠋煟@個我知道,是小蟋蟀?!薄袄蠋?,這個黑黑的小蟲子叫什么啊?”“老師,小蝴蝶小時侯是怎樣的???”“老師,小蟲子吃什么呢?”“他們住在哪呀?”“他們是益蟲還是害蟲???”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我腦中閃過一個絕好的主意,這是個多么可貴的時機啊,孩子們關注的事物已成為大家矚目的對象了,探索的火花已經(jīng)閃現(xiàn)。這不是一個很好的主題嗎!——昆蟲。于是我讓孩子們捕捉了許多昆蟲回教室。
主題確立后,我讓孩子們收集各種各樣的昆蟲,讓家長朋友們帶著孩子一起尋找有關昆蟲的資料,接著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動:探索活動《捉蟲子》,讓幼兒找找自己喜歡的昆蟲;科學活動《昆蟲展》,讓孩子們講講自己捕捉、收集到的昆蟲;還有科學小知識《毛毛蟲的蛻變》、社會實踐《飼養(yǎng)小昆蟲》等,讓幼兒了解周圍小昆蟲的生活習性。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一日活動要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確立活動的主題,強調(diào)教師要尊重,滿足幼兒的需要?!痹谶@次主題活動中我正是從孩子們的生活入手,從情感入手,由幼兒的興趣點出發(fā),由幼兒的問題做引線,拓展主題,自主開發(fā)數(shù)個方案,在自我生成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急于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活動氣氛輕松,幼兒的潛能得到了發(fā)揮。最主要的是孩子們在《捕捉昆蟲》的這個活動中還提出來人文般的關懷問題:每只昆蟲都有自己的家,把他們捉來,他們就失去了朋友。因而在舉手表決后,孩子們決定將昆蟲放回大自然。在他們的歡呼雀躍中,我看到,孩子們除了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之外,更有寶貴的東西在閃耀:關愛周圍生活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這樣的一種品質(zhì)和特性在孩子們今后對待周遭的人和事物時,將顯得格外難得可貴。
一節(jié)美術(shù)課上,我請小朋友畫《春天的花圃》,在小朋友們都聚精會神畫畫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燦嶸小朋友在畫紙上畫了很多小豎線,而小花卻一個也沒有畫。于是,我輕輕的走到他的身邊,可是,他卻連忙用胳膊把畫紙捂住,并且把頭狠狠的低下去。很明顯,他知道自己“畫得不好”,就在這時,坐在他旁邊的小女孩,搶著告訴我:“老師,老師,他什么也不會畫,他畫得亂七八糟。”燦嶸聽后,很不好意思的紅著臉,一臉羞愧地看著我。當時,我看著他的表情,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是呀!孩子的心是多么脆弱,當眾出丑讓他覺得很難堪!而我,既不能很虛假地去表揚“你畫得不錯!”也不能完全否定,繼續(xù)傷害他,我只是很隨意的說了一句:“不會畫花,可以畫一些其它的東西,就像小草……?!睜N嶸聽我這么一說,捂著的手才慢慢地放開了,他看著自己的畫,若有所思地說:“老師,老師,我畫的是冬天的花!你看,這就是小雪花?!蹦闱?,他想的多好!我趁機表揚了他,并告訴他:“春天來了,冬天已經(jīng)過去了,你也畫一些春天的花,好嗎?”燦嶸想了之后,點了點頭,又繼續(xù)畫了起來。待活動結(jié)束時,我發(fā)現(xiàn)燦嶸的畫紙上果然多出了許多小花,我會心的笑了。我想:正是因為給予他積極鼓勵的評價,才會使他逐步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卑,擁有自信。
幼兒園的活動評價,既然要發(fā)揮出教育功效,就不能缺少了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而評價的目的就在于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幼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因而教師要用肯定的方式評價幼兒的繪畫活動,多鼓勵,多表揚,而沒有否定和批評。教師要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繪畫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讓幼兒有繼續(xù)作畫的愿望,是每位幼兒有成功的體驗。評價中也可以提出幼兒的不足,但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表現(xiàn)中的錯誤也不能直截了當?shù)闹赋觯悦獯驌袅擞變旱姆e極性。因此,對幼兒美術(shù)活動的評價要有針對性,力求在保護幼兒的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下促進美術(shù)技能的提高。幼兒美術(shù)活動的評價活動是幼兒園美術(shù)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與幼兒園其它任何一種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相比較,其應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視程度卻較低,且存在的問題也很多。針對上述這一事件,為了克服缺點,解決幼兒美術(shù)活動評價中的實際問題,我認為幼兒園美術(shù)活動評價應把握好四個方面:
一、確立評價對象與標準。在進行幼兒美術(shù)活動評價之前,教師引導(1)要確定評價的對象,界定評價的范圍。教師在兼顧整體的基礎上,評價范圍可擴大到所有幼兒,對某一個群體進行評價;小則可小到幾個或某個幼兒,對某一個體進行評價。(2)確定本次活動評價的標準。目前雖然沒有幼兒美術(shù)能力的評價,可以采取幼兒之間比較,幼兒自身發(fā)展的前后水平比較,個別幼兒同群體水平比較,或者是根據(jù)教育需要與目標進行比較,群體于群體比較或者是根據(jù)教育與需要與目標進行比較,尋找差距,進行評價。
二、確定評價的內(nèi)容。(1)評價幼兒美術(shù)作品的整體效果,主要包括構(gòu)思、造型、著色等方面。如觀察幼兒是否在創(chuàng)造之前預先想好作品的主題和內(nèi)容,有的能在事前構(gòu)思好,動手之后構(gòu)思創(chuàng)造;有的預想出局部;有的動筆后由痕跡想到什么畫什么,還如觀察和評價色彩上是鮮明生動,涂色均勻,還是色調(diào)單一,涂色不均等。(2)評價幼兒美術(shù)活動過程,看其活動中的興趣性,主動性,持久性,習慣方面等,如觀察幼兒是否主動從事美術(shù)活動;對美術(shù)活動傾注極大的熱情,完全沉浸其中;還是對美術(shù)活動遲疑不前,活動中企圖停止或張望別人做什么等;觀察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注意集中與持久程度;觀察其作品是自己決定完成的,還是模仿他人完成的。
三、選擇評價途徑。幼兒美術(shù)活動評價途徑多種多樣,(1)教師引導為主,幼兒參與為輔。這適合于年齡小的幼兒,剛參加美術(shù)活動,興趣不穩(wěn)定,動手能力差,這是以教師為主,注重鼓勵與肯定,指出不足,態(tài)度要親切。(2)幼兒參與為主,教師協(xié)助總結(jié)。這種形式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再者,幼兒分組評議,組長總結(jié)。在上述兩種途徑的基礎上,隨著美術(shù)活動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及教育目標的加深,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幼兒獨立能力和自我意識,了解其審美觀念,在幼兒園末期可逐步采取這種評價形式。
四、注重拓寬評價的功能。通過評價應不僅促進幼兒美術(shù)活動的一般能力的發(fā)展,還要促進其體、智、德、美諸方面的全面發(fā)展;不僅要抓“兩頭”,還要給予大多數(shù)幼兒以較大的關注,促進幼兒的整體發(fā)展。通過評價,不僅要發(fā)現(xiàn)幼兒美術(shù)活動中的問題,更重要是通過評價對教師以往教育的成功與失誤,進行反思,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育手段,實現(xiàn)新的培養(yǎng)目標。
總之,我認為,幼兒美術(shù)活動中的評價要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感謝您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的《案例:一次自由活動》一文,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師資料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在健康活動中建構(gòu)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必須重視培養(yǎng)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重視幼兒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努力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并根據(jù)幼兒的情緒和行為表現(xiàn),反思、調(diào)整,促進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下面我選擇平時教...
《許多餅干》是一節(jié)主題背景下的計算活動,其目的在于復習認識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學習正確點數(shù)。 活動一開始,我先拿出一個圖形,請幼兒們從桌上拿一個和我一樣的圖形,然后問幼兒:“你們拿的是什么形狀?”...
游戲“誰拿走了雞蛋?”:用塑料的雞蛋做道具,幼兒圍坐在一起,選一個幼兒當小雞坐在中間,并將雞蛋放在他面前,然后“小雞”閉上眼睛,另一幼兒將雞蛋拿走,所有的幼兒手放到背后問:“雞蛋、雞蛋、誰拿走了雞蛋?...
一節(jié)美術(shù)課上,我請小朋友畫《春天的花圃》,在小朋友們都聚精會神畫畫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燦嶸小朋友在畫紙上畫了很多小豎線,而小花卻一個也沒有畫。于是,我輕輕的走到他的身邊,可是,他卻連忙用胳膊把畫紙捂住,并且...
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我?guī)е⒆觽兩⒉?。孩子們一路高歌,歡聲笑語不斷。突然從路旁的草叢中蹦出個小東西來,有孩子驚叫了起來,“有蟲子啊,快逃呀!”又一個細聲細氣的嗓音傳來:“是只小蚱蜢,沒關系的?!蔽易哌M...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