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筆記。
家庭與學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載體,家長與教師互相配合可以揚長避短,更好激發(fā)孩子潛能!不管是幼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我們的陪伴,有時候陪伴才是最有意義的教育!那么,家園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對于‘洋節(jié)’,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對于‘洋節(jié)’,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昨天去幼兒園接兒子,看到他們那里張貼圣誕節(jié)的圖片,好像還準備了一些圣誕節(jié)禮物,兒子對這些很感興趣,回家還讓我們準備圣誕樹呢。這些很正常,讓孩子了解一些這樣節(jié)日的知識也是好事。但昨天回來時,兒子卻說:“媽媽,你們?yōu)槭裁床唤o我買一些圣誕禮物拿到幼兒園呀?小朋友們都帶了呢?”我一怔,剛才接兒子時隱約聽到有的家長好像往幼兒園送圣誕樹之類的東西,好像有幾個家長還問老師需不需要帶什么圣誕禮物呢。我剛想回答,小爸邊開車邊對兒子說:“圣誕節(jié),那都是商家的炒作,咱不過那‘洋節(jié)’!”兒子接口說:“圣誕節(jié)是用什么草做的呀?”我們大笑,得,小家伙把‘炒作’理解成了‘草做’。笑過之后,我覺得有必要好好跟兒子說一下,讓兒子對這些‘洋節(jié)’及節(jié)日禮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兒子,圣誕節(jié)是圣誕老人送禮物的節(jié)日,凡是心懷一個美好愿望、心地善良、好好吃飯睡覺,快樂生活的每個小朋友都會收到一個,但這需要靠我們自已平時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才能換來。而且這個節(jié)日是從國外傳來的‘洋節(jié)’,不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時我們不要太在意。至于要帶到幼兒園的圣誕禮物那可不是靠錢買回來的,而是靠我們自已的雙手造創(chuàng)出來的呀,圣誕節(jié)時我們可以一起做個圣誕節(jié)小卡片送給老師和小朋友們,好不好?”我話音剛落,兒子就痛快地答應:“好啊,好??!”。“那我們休息時就動手做幾個,你可以在卡片上畫上你所喜歡的各種圖形,那是靠我們自已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手工作品,非常有紀念意義,而且這樣的禮物也特別有誠意!”我又補充了幾句。兒子‘噢噢’了幾聲,表示了贊同了。
我所說的‘洋節(jié)’就是從國外流行過來的,不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像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之類的。小孩子對這些花花綠綠的節(jié)日感興趣本無可厚非,而且商家的大力炒作,也不可能讓小孩子不知道,問題是如何引導孩子,讓他正確地看待這些節(jié)日及節(jié)日禮物才是我們家長最應該關注的事情,讓他知道這些節(jié)日的來歷并告訴他禮物是靠自已的努力勞動換來的才最有誠意。同時加強孩子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識也勢在必行,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加強孩子的親情溝通及節(jié)日文化的宣傳,在兒子這一代保住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呀?。?/p>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為預防閱讀困難問題所引發(fā)的社會問題,美國教育界開展了《開端正確:培養(yǎng)成功的閱讀者》研究項目 。這是近年美國最有影響的早期閱讀研究項目。
由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國際著名的兒童語言學家凱瑟琳·斯諾領銜,18名歐美專家組成早期閱讀教育委員會。他們經過三年的系統(tǒng)研究,發(fā)現早期閱讀對未來閱讀能力和學業(yè)成就具有預測作用——在小學三年級閱讀方面的差生,一般都會成為高中階段成績很差的學生。
整合國際有關閱讀教育與早期閱讀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者就美國的早期閱讀教育問題提出了“早期兒童閱讀教育目標”。
早期兒童閱讀教育目標~~0-3歲兒童閱讀能力要求??
· 能夠通過封面認識不同的圖書
· 會假裝自己在讀書
· 知道書應該怎么拿
· 開始建立跟主要的養(yǎng)育者共讀圖書的習慣
· 通過發(fā)聲游戲感受語言節(jié)奏的快樂和語言游戲的滑稽等
· 能夠指認書本上的物體
· 對書中的角色做一些評論
· 閱讀圖書上的圖片并且意識到圖片是真實物體的一種表征
· 能夠聆聽故事
· 會要求或建議大人為他們閱讀或書寫
· 可能開始關注某些特定的印刷字詞,例如姓名的字
· 逐漸有目的地涂涂寫寫
· 有時候似乎能夠區(qū)分圖形和文字的差異
· 能夠寫出一些類似字的符號,也能像用書面語言寫作那樣涂涂寫寫
早期兒童閱讀教育目標~~3-4歲兒童閱讀能力要求
· 理解母語文字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視覺圖,每個字都有其獨特的命名
· 能夠辨認周圍環(huán)境中的一些印刷文字
· 讀故事書的時候,知道講述者念的是書上的印刷文字
· 懂得不同形式的印刷品可以用來表現不同功能的書面語言信息(例如超市購 買物品清單與餐館的菜單看上去就是不一樣的)
· 能夠注意語言中可以分解也可以重復的語音現象(例如"Peter, Peter, Pumpkin Eater‘中的Peter和Eater)
· 自己說話時能夠使用新的詞匯及句法結構
· 能夠理解并遵從口頭指令
· 能敏銳感知一些故事中事件發(fā)生的順序
· 表現出對圖書和閱讀的興趣
· 聆聽故事時能夠將故事里的人和事與自己的真實生 活經驗聯系起來
· 在所提的問題和評論中表現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 展示自己讀寫的傾向,吸引他人對自己的注意:“看!這是我作的故事?!?/p>
· 能夠辨認大約10個字,特別是自己名字的字
· 會將涂涂寫寫當成一種有趣的活動
· 可能開始關注常用詞的聲母或韻母
早期兒童閱讀教育目標~~5-6歲兒童的閱讀能力要求
· 知道一本書的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
· 聆聽熟悉的書面語言內容,或者讀自己“寫”的文字內容時,開始點認對應的文字
· 逐漸可以“讀出”熟悉的書面語言內容.但不一定照字面一字一字地念
· 能夠辨識并讀出所有的大寫和小寫的字母
· 知道一個詞的書寫順序表征口語中這個詞的語音表達順序
· 已經知道詞的組成中每個書寫的字與語音的對應關系
· 開始通過部分特征辨認一些常見的字詞
· 在口語中使用新的詞匯與語法結構
· 能夠在口語表達中恰當地進行口頭語風格和書面語風格的轉換
· 能夠發(fā)現簡單句的句式表達錯誤
· 可以將閱讀的書面語言內容與日常生活的經驗連接起來,也開始嘗試把日常生活經驗用書面語言方式表現出來
· 能夠復述、扮演或表演完整的或是部分的故事情節(jié)
· 注意傾聽老師給全班念的故事
· 能夠讀出一些書的書名和作者的名字
· 熟悉一些不同的文體(如故事、說明文、詩歌,或是日常生活中的印刷品,如標志、符號、標簽等等)
· 聽完一個故事后,能夠正確回答有關的問題
· 能夠根據故事的插圖或是部分情節(jié)預期故事的發(fā)展或者結局
·知道口語詞匯是由一些音素按照特定順序構成的,聽到dan, dan, den這組聲音,可以辨認前兩個是相同的而第三個不同
·能夠把聲音的片段合成一個有意義的單字
· 給一個單字的音,可以念出另一個有同樣韻母的單字
· 能夠自己寫出許多大寫與小寫的字母
· 能憑語音敏感性和有關字母的知識拼出字詞來(可能是自己的創(chuàng)意)
· 可以不依常規(guī)地用書面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
· 開始積累一些拼寫規(guī)范的字詞
· 感覺到書寫與規(guī)范書寫的差別
·可以寫出自己的姓和名,以及部分同學的名(或者小名)
· 能夠書寫英文26個字母的大部分,并能聽寫一些單字
錢是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家長要逐漸引導幼兒樹立錢的觀念,即可以實現對物的交易,所以錢很重要的,要珍惜錢財。但是家長也不可過分夸大錢的觀念,畢竟錢不是萬能的,要讓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
對于人生生活中的這一重要物件,點點建構起這個概念也是從無到有,逐漸深化。
1、無錢的交易觀念
小A看見了媽媽的小小存錢罐,然后把里面的硬幣倒出來玩,有時候扔到地上,有時候將錢轉圈圈玩,然后把這個當成小陀螺,總之在這里錢和他自己的玩具一樣,只是一個物品,而沒有錢的真實的交易概念。
2、虛擬錢幣的使用
對錢的概念的建立應該是從超市購物開始的,到超市的時候小A的媽媽一直強調一個觀念,這個東西沒有付錢不是你的,然后小A媽在付錢,告訴小A,付過錢之后才是你的。久而久之,小A去超市購物會主動的將東西放在柜臺上,然后嚷嚷著“我要付錢”,他自然是沒有錢,小A媽趕緊上去付錢,然后小A會問媽媽:這個付過錢了吧,歸我了吧。小A媽說是,他就果斷的將東西遞給我,說:拆!
有時候去超市買東西小A就跟人家說:“我沒錢,我假裝給你吧,然后從口袋里掏一點東西說,假裝這就是錢好吧?”還跟人家商量,弄得人家哭笑不得。
此時其實孩子還沒有建立起錢的交易的概念,虛擬錢幣在孩子的世界里也是可行的。
3、搖搖車硬幣的使動功能
玩搖搖車的時候可就要實打實的硬幣了,因為真正的硬幣才能使它搖動啊。搖搖車上的語言對孩子相當的有蠱惑力,每次他坐上去,搖搖車總是說,小帥哥,快來玩呀,小A忙不迭的要硬幣然后塞進去,搖玩一輪后,搖搖車又蠱惑著說,再玩一次吧,小帥哥。小A立即看著媽媽,他說還玩一次,媽媽,給我硬幣!小A媽就隨他讓他玩?zhèn)€夠。有的時候小A媽就直接說沒有硬幣了。小A想想也就作罷了。
4、出租車付錢產生的困惑
一次小A和媽媽做出租車,下車之前,小A媽付錢給司機。小A疑惑的問我,為什么要付錢啊,媽媽說出租車阿姨很辛苦啊,送我們回家,所以要給錢啊。和超市以錢易物不同,這次我們支付是勞務,小A似懂非懂了。后來小A的爸爸開車來了,我們上車,然后下車,小A突然想起來什么似的,趕緊問媽媽,“媽媽,我們不用付錢給爸爸嗎?”大家都笑了,然后跟小A解釋,這是咱們自己家的車,不用付錢的。第二次再坐爸爸的車,小A自言自語地說,這是我們自己家的車,我們不用付錢。
5、修車胎付錢引發(fā)類比
一次爺爺的電瓶車車胎破了,來了個叔叔修車,小A對這些事情歷來就有興趣,就饒有興致的在一旁觀看,看人家怎么把輪胎打開怎么補胎,叔叔一邊修車一邊和小A攀談,小A很開心,不住的問這問那,最后車修好了,小A爺爺掏出錢給修車叔叔,小A頓了下,然后說,我們也要給錢嗎?像是給超市阿姨一樣的?媽媽說是的,因為叔叔給咱們修車,把車胎補好了,所以需要給他錢感謝他。聯想起他前幾次對錢的種種困惑,媽媽接著說,“所以錢是很重要的啊,坐出租車要付錢,買奶粉要錢,玩搖搖車要錢,所以爸爸媽媽要上班去掙錢啊……”還沒說完呢,他一轉身溜走去玩了,也不知道聽沒有聽懂。
盧梭說,我們擁有的金錢是使我們自由的工具,而我們追逐的金錢則使我們變成了金錢的奴隸。自由誠可貴,不要讓金錢自小就腐蝕孩子的心靈。我看到有的孩子收到壓歲錢的時候基本上都要和父母爭搶一番,對這些錢有著極致的占有的欲望,這是貪婪的本性的恣意流淌,父母并非考爭搶取勝,而是要和孩子講清其中的道理。
要關注孩子對錢的觀念的發(fā)展,這不僅具有認知的價值,也是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等孩子稍大一些,可以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零錢,自己支配。讓孩子在行動中歷練對金錢的管理能力和正確觀念。
情緒易焦慮的小兒,對陌生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認生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程度較重。
正常小兒在發(fā)育過程中都有一個認生的階段。一般從生后5-6個月開始認生,8-9個月逐漸明顯,12個月達高峰,并持續(xù)一段時間,所以1歲以后的小兒顯得更認生了。隨著長大,幼兒增加了與成人和同伴的交往,認生的情況漸漸好轉。
不同的嬰幼兒認生的程度有很大差異。有的見到生人,只是愣一下神兒,或有片刻的安靜;有的表現出拘謹、退縮;而有的見到生人就恐懼地哭起來。這是由于小兒的先天氣質(神經活動的類型)所決定的。比較內向的,情緒易焦慮的小兒,對陌生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差,認生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程度較重。有些父母并不了解這一點,當在客人面前表現出害羞、退縮的時候,父母則認為“沒出息”,斥責孩子,極大地損傷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重了焦慮和緊張。時間長了,有可能真的變成沒出息了。
因此,當您有一個比較認生的孩子時,要注意照顧他的心理特性,給一個愉快、寬松的環(huán)境,減少不必要的緊張情緒。當家里來客人時,允許他慢慢與客人接觸,鼓勵他向客人問好,而不要逼著他在陌生人面前做這做那。通過恰當的誘導和鼓勵,認生問題就能逐漸克服。
整理了關于早期教育:媽媽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完美翻身,希望對新手爸媽對早期孩子正確教育引導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孩子3個月大了,這個時候的孩子早就不滿足于每天傻傻的盯著上邊的日子了,會開始有一些擺動身體、伸手蹬腿的行為,這就是孩子自己自發(fā)的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孩子學會自己翻身,不單單是為了掌握水平,還是為以后學爬做準備。媽媽該怎樣引導孩子擁有一個完美翻身呢?
看準孩子翻身"潛行為"
雖然孩子翻身只是一下子的行為,你要知道,90%的孩子在練習翻身時會發(fā)出各種想要翻身的"潛行為"。此時媽媽們要看準孩子要翻身的"潛行為",及時幫孩子一把哦!
"潛行為"一:
當孩子臥躺時,孩子可以自覺并自如地抬起頭,而且頭到胸部都可以夠抬起來。
這可以證明孩子的脖子和后背的力量已經十分有強勁了。假設媽媽把幼兒玩具舉到比孩子目光更高一些的地方,孩子可以同步的把頭抬高;假設媽媽趴下來和孩子一起玩兒,孩子也會慢慢的而喜歡臥躺,這就說明,孩子離翻身不遠了。
"潛行為"二:
孩子仰臥的時候腿向上揚,或者一直抬起腿搖晃。
開始時孩子不可以特別好地扭自己的腰,他們只會把腿搖來搖去想要翻動身體。這時,媽媽幫孩子抬一下屁股,給孩子一把力,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翻過去的過程和樂趣。
"潛行為"三:
孩子總向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側躺著。
孩子可能已經希望翻身啦,只是他們還沒有學會翻身行為的一些要領,或者這個方向對于孩子來說可能并不輕松翻過去。媽媽可以慢慢牽著孩子的小手,往孩子側身的方向拉孩子,并教孩子轉動腰部和屁股;也可以試著在另一個方向叫孩子,用幼兒玩具逗引孩子,讓孩子找到一個孩子最容易轉身的方向。
孩子翻身慢鏡頭
孩子在哪些狀態(tài)下會自己開始學翻身呢?特別多孩子都是從游戲中慢慢開始學會翻身的。比方說:孩子在游戲中試著抓住自己的腿丫,這時孩子要先抬起雙腿,于是身體的重心向上轉移,身體便容易往旁邊倒,進而讓孩子發(fā)現這種方法,不僅可以輕松移動下半身,還可以探索自己的身體。
孩子翻身行為分解
1、孩子仰躺時,可以會被旁邊的幼兒玩具或有意思的東西吸引,會先轉過頭去盯著幼兒玩具。
2、孩子的腿倒向一邊,此時孩子的腰部會自然抬高扭轉向側邊。
3、接著腰部再跟著轉過去,孩子的手腕會努力撐住身體,獲得平衡感。
4、最后孩子將整個上半身翻轉過去變成趴姿,但是一邊的胳膊也許會被壓在胸下,但是,翻身行動已經基本上成功了。
總結:90%的孩子在練習翻身時會發(fā)出各種想要翻身的"潛行為"。此時媽媽們要看準孩子要翻身的"潛行為",及時幫孩子一把。
孩子跟大人一樣,都有自己的情緒。孩子從三歲左右開始就已經能夠體驗到討厭、傷心、抱歉、擔憂、害怕、妒忌等豐富的情緒感受,但他們對情緒的察覺和應對還處于萌芽階段,當他們遭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他們一般采用哭鬧、攻擊、畏縮等最原始的方法來表達內心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被處在情緒中的孩子們種種行為所困擾的時候,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指面對外界事物經歷的體驗,是外界事物與我們自己需求之間關系的反應,是以我們自身需要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
情緒是自然流動的,如同認知一樣,開始也沒有好壞之分,孩子也不會給它一個是非評判。孩子剛剛認識情緒的世界,“害怕”、“恐懼”、“生氣”、“傷心”、“高興”……對于種種情緒,他并不會做出任何評判,沒有所謂的正面和負面,他也不會賦予它意義。他現在所做的,就是在不斷觸摸的過程中去了解。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然后使自己的情緒逐漸豐富。
孩子處在情緒之中時是很純粹的,這一秒大哭不止,這并不意味著下一刻她還會那樣。孩子的情緒非常的流動,這一刻非常開心、下一刻不爽就哭了、或者憤怒了,如果我們大人不干預的話,這種情緒將繼續(xù)流動著,但是如果我們大人認為某種情緒是錯的、是不好的,要去人為地制止,那么孩子就慢慢地也會壓抑一些情緒,慢慢得開始僵化、鎖結、變得不那么自然了。
情緒壓抑的不良影響
當情緒被壓抑、阻隔的時候,如何去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逐漸形成各種自我調節(jié)情緒的策略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個情緒調節(jié)模式。有的模式是積極的,可以讓孩子比較輕松地應付各種壓力,而有些則可能是消極的不健康的應對方式,會讓孩子產生很多痛苦。
孩子如何去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父母往往是察覺不到的,尤其是對孩子的情緒比較忽略的家長,和本身就不太懂如何處理情緒的家長,他們在撫育孩子過程中,就可能會使孩子逐漸形成了不良的情緒調節(jié)模式從而產生很多的沖突。例如:
壓抑:為了迎合過于強勢和控制的家長,而不得將壓抑自己的情感和情緒訴求。這種壓抑情緒的方式會使孩子對不同情緒的感受變得麻木。當壓力過大無法承受時,就會以可怕的方式迸發(fā)出來。
失控:長期以來,強烈的情緒表達已經成為習慣,而且遇到一點事情或者不滿,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憤怒,或者爭吵,事后自己會后悔。
逃避:由于害怕某些場合里會出丑,或者害怕面對某些人出現緊張恐懼的情緒,而用各種理由去逃避。但是逃避之后,自己內心里又會產生非常矛盾和糾結。
過度補償:由于不被父母認可而產生強烈的焦慮情緒,于是就通過過于努力地學習而期望獲得認可。這種情緒調節(jié)模式的孩子往往對自己不滿意,經常自責,容易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不讓情緒成為一種痛苦的存在,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情緒調節(jié)模式尤為重要。
如何引導孩子積極的調節(jié)情緒
一、處理孩子情緒之前先處理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有某個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先要讓自己保持警覺,去看一下自己有沒有被帶到情緒的陰溝里面去。如果自己這個時候開始焦慮了,可以嘗試先處理自己的情緒然后再去引導孩子,如果自己這個當下確定是沒有情緒的,那么帶著愛去看到孩子、與孩子聯結、只是陪伴她、不需要急于帶著目的去想讓她快點好出來,因為這份期待和目的會讓你有所偏離,過于聚焦于結果,沒有活在當下。
那么如果大人內在有情緒,怎么辦呢? 如果當我們發(fā)現小孩的情緒已經把我們自己的情緒帶出來了,這個當下要非常警覺、覺察到自己已經掉陰溝里去了,這個當下告訴自己帶著情緒的時候你不可能給到孩子任何有建設性的建議,對自己的那個被帶走的情緒說“?!保缓笸ㄟ^慢慢地一呼一吸,讓自己慢慢地平靜下來,回到自己的中心、打開自己、讓自己更加覺察,讓自己的氣往下沉、有一種根扎大地的感覺,在那個當下和自己聯結,和孩子聯結,慢慢地從問題中跳出來,用更大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孩子,看這件事。
也許只需要幾秒鐘的停頓,你就可以把自己從固有的互動模式中解脫出來。當你可以把自己已經帶出來的情緒又歸于平靜時,這時候你也就更有底氣地給孩子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因為情緒處理不是靠講理論學習的,一定是靠自己去體驗、去經驗后慢慢得打開另一扇通往內在平靜之門。
二、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tips:
家長要明白孩子的成長的心理需求,允許孩子有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需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和他自己的情緒相處,讓孩子學會自己調整情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建立自我意識,學會情緒管理。
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完善自我情緒的控制。成熟的情緒狀態(tài)會讓家長內心寧靜而平衡。父母是孩子的最佳榜樣,孩子會學習家長的行為,獲得一個良好的情緒成長環(huán)境。
允許孩子發(fā)泄情緒
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請讓他宣泄出來,不要讓孩子壓抑自己,當我們發(fā)現孩子所采取的某些方式不對時,我們需要去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宣泄情緒的方法。
用文字和符號宣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說出來,如果孩子有情緒,讓他直接用語言表達出來,即使我們不能認同,我們也一定要接納和理解孩子,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理解的。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孩子告訴我們他經歷的事情之后,讓他把感受說出來,孩子就感覺到了極大的理解和尊重。
鼓勵孩子把情緒畫出來,我們可以在自己情緒不好的時候示范給孩子。一位媽媽在單位挨了批評,回到家,拿筆在紙上邊畫邊說:“今天早晨碰上堵車,遲到了,被領導批評,我們生氣……”孩子就會在媽媽的引導下,學會用畫畫來宣泄自己的情緒。
用運動的方式宣泄,通過身體活動釋放情緒。負面情緒具有很大的能量。如果不通過合理的渠道宣泄出去,它就會通過“破壞”的方式呈現很粗來。我們經常見一些孩子搞破壞,踢垃圾桶、摔凳子、打架等。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通過運動把能量疏導出來,我們可以帶他們去爬山、跑步、踢球、跳舞,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宣泄了情緒。
用藝術性的方式宣泄,比如唱歌、聽音樂。有一些孩子會說臟話、罵人,這是他們通過大聲罵人釋放內心的情緒。同樣用聲音,我們可以教孩子大聲唱歌,通過唱歌不僅可以宣泄孩子的不良情緒,還能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yǎng)。
建立不良情緒宣泄室,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和道具、枕頭或者軟墊,允許孩子哭泣,不打擾孩子跟情緒相處的時刻,給孩子充足的情緒空間。
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借助《生氣的亞瑟》、《我想一個人呆著》、《生氣湯》、《菲菲生氣了》等等情緒繪本,幫助孩子有趣地跟自己的情緒相處,想象自己的情緒的顏色、形狀,將無形的情緒化作有形的物體,對情緒更有控制感。
情緒發(fā)展伴隨我們的一生,成人總會自然地延續(xù)自己孩提時期處理情緒的方法。不想讓孩子一生都被情緒所困,就讓我們從此刻起,好好呵護孩子們的情緒,引導孩子情緒健康發(fā)展。
相信《對于‘洋節(jié)’,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這種負面情緒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十幾個月大的嬰兒當看到母親給別的孩子喂奶時,就會出現哭鬧不安等反應。有的孩子長到五六歲時,如見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穿的衣服比自己的漂亮,便會...
常聽一些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快累死我了,一點兒也坐不住,玩具仍得滿地都是,你跟在他后面收拾不清,他還動不動就發(fā)脾氣,真煩人。一般說來,大多數幼兒在一定時期內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頻繁、目的性不專一、...
寶貝對“我是誰”開始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性別意識開始成為寶貝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部分。寶貝對生理上的性別認識一般容易掌握,能夠明確地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但是隨著寶貝的成長,寶貝還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
現在的兒童電視節(jié)目越來越豐富多彩,看電視已經成為絕大多數孩子的重要生活內容。電視的確給孩子帶來了豐富的知識、經驗和樂趣,對孩子的成長起著一定的影響和作用。但同時,看電視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利因素,如:在看...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