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去幼兒園工作總結。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學校為中心,家庭為輔助來進行教育的!家長與教師之間要互相協(xié)助,以積極正確的教育方式,幫助孩子放飛夢想!那么,家園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雙職父母帶孩子的那些無奈”,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雙職父母帶孩子的那些無奈今早在托兒所等了很久,也不見以往最早來的那位可愛女孩。女孩跟爸爸常住在一起,媽媽在另一個城鎮(zhèn)上班,離這有點距離,只有周未才回來一次,女孩還有個哥哥在老家與爺爺奶奶生活。一家四口人,就這樣各分東西。小女孩在托兒所里和同年孩子比,顯得更懂事些,很有禮貌,她身上有著女孩的文靜,但很有主見,并且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強。這也許就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的緣故,受爸爸的影響多些吧!女孩每天七點就來到托兒所,因為她爸爸七點半得上班,所以她每天是托兒所來得最早的一位。晚上等她爸爸下班后再來接她。小女孩一到周六就特別高興,用她的話說,又可以見到媽媽了。
記得有一次陪她在等校車時,小女孩告訴我,她期盼署假最開心的事就是,可以見到哥哥,并且再也不用來托兒所了。我問她,是托兒所不好嗎?小女孩卻說:“好,但我更想和哥哥還有爸爸媽媽們一起,就是相處一個小時都行?!甭犃伺⒄f這話時,當時心里還真有點難受,一個六歲不到的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和能和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生活。
在小女孩還沒來時,到了另兩位孩子上學的時間了,我特意多等了五分鐘,但還是不見人,我只好先帶該上學的兩孩子出門??蓜倹]走多遠,聽到女孩的媽媽叫聲(星期一都是媽媽送,因為媽媽要回公司,就順道送她來托兒所。)等我回頭開門時,眼看時間不夠了,我就說了句,一會小女孩的校車,可能難趕上了。
等我送走前面兩位到校返回時,女孩的校車也來了。正準備帶女孩去上車去時,小女孩突然站住回頭望,原來是她媽媽在叫她,只是想告訴她校車來了。(可能是我說了小女孩的校車難趕上,所以媽媽就特意多留了幾分鐘。)可平時很堅強的小女孩,看到媽媽說完話轉身離去的背影,卻放聲大哭了起來。這也是我來到托兒所這些天里,見到女孩第一次哭。女孩邊哭邊說道:“媽媽,我愛你,媽媽我想你?!笨墒菋寢屪哌h了。估計媽媽這會心里也非常難過吧!但為了生活,她也有太多的無柰。
現(xiàn)許多父母關注了留守兒童,有部份都努力自己把孩子帶在身邊,但工作和孩子之間難以決擇,為了生活,也為了孩子,只能堅持度過每一天。其實我又何嘗不是這樣,看到小女孩哭的那刻,讓我想起之前與xx分別的情境,真的讓人心里難受。結婚前說自己有個無處安放的青春,那是年青的口號?,F(xiàn)有了孩子后,就有了個無處安放的孩子,這更多的是生活無奈。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來帶孩子?
明明和阿龍是大學校友,結婚有孩子后,經(jīng)過商量他們決定由父母來帶孩子,可究竟讓誰的父母來帶呢?他們?yōu)榇诉€頗費了一番思量。他們考慮到爺爺很暴躁,喜歡一人說了算,在家里從來不給奶奶說話的機會,而姥姥和姥爺卻整天有商有量的,姥姥姥爺?shù)男愿駮⒆拥某砷L有利,于是便婉轉地回絕了爺爺奶奶想帶孫子的好意,而是選擇了姥姥和姥爺。實踐證明他們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如今豬豬已經(jīng)快3歲了,活潑開朗,見人就叫,很惹人喜愛。
評說:正可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為了孩子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包括為孩子選好的玩伴,合適的保姆,甚至于如果要由長輩來帶孩子,究竟是讓爺爺奶奶還是讓外公外婆來帶,父母都要想仔細,因為孩子會從與自己長期相處的人身上學習他們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久而久之便會受到影響,古人說過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保姆活潑開朗,善良大度,耳濡目染就會影響寶寶的性格;保姆沉默寡言,不善與人相處,孩子也就隨之效仿。保姆性格中的優(yōu)缺點很有可能成為孩子性格中的潛在因素。如果保姆有某些專長,如喜歡唱歌,擅長繪畫、手工,就會培養(yǎng)寶寶相應的興趣并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給孩子選擇玩伴??傊绻阆M⒆由砩暇邆淠男┢焚|,在選擇孩子身邊的人時,就要注意他們是否具有這些品質。
前段時間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個“佛系”的小游戲刷了屏,這款名叫青蛙旅行的小游戲,讓無數(shù)人著了迷,放眼望去,圈里滿滿的全都是對一只小青蛙的牽腸掛肚。
很多人把它當做親兒子一樣曬:坐在床上埋頭看書、趴在被窩里呼呼大睡、背起行囊出門旅行……而你,只需要埋頭割草,為他掙錢買吃的和用品,給他收拾行囊,然后眼巴巴在家等著,盼著,思念著。
在家的時候,他不會聽從你的支配,而一旦出了門,就更加不受你控制。你不知道他會去哪里,會做什么,和誰在一起……你要做的,就是任勞任怨的鋤草掙錢,在家?guī)退写笥?。他偶爾會甩幾張照片回來,帶回一些小禮物,但是全程和你沒有只言片語,沒有任何交流。
單位一個男同事說:“我老婆的蛙兒子在那里吃飯,她就不吃不喝的盯著人家吃飯,竟然看了半個小時,簡直是母愛爆棚!”
說實話,母愛爆棚其實沒什么,只是不知道,如果真是自己的孩子,時間長了以后。孩子始終對母親視而不見,愛搭不理,對母親的一切付出欣然接受、毫無感恩,當母親的心里會不會傷心失落?
01
這想起一個讀者的留言,大概是:
“昨天帶兒子去游樂場玩,玩累了,他看到旁邊有賣涼皮的,就讓我去買一碗,買來之后我出去接了一個電話,回來一看,他竟然把整整一碗都吃完了!一點兒都沒有給我留!說實話,我吃不吃倒沒什么關系,可是,人家連問都沒想過要問我一聲……”
確實,一碗涼皮并沒什么,可是,哪怕是留一口,也說明孩子心里想著媽媽。
其實,她的兒子在朋友和同事眼中很優(yōu)秀,每門功課的成績都很好,一直都是父母和老師的驕傲。
可是,也許正是由于這些顯性的光環(huán),讓父母忽略對孩子隱性品質的培養(yǎng),以為孩子已經(jīng)足夠好了,不需要對他再提什么要求。
所以,才會不經(jīng)意中失落的發(fā)現(xiàn),孩子更關注的是自身的需求,想不到媽媽陪伴一天,也會累,也會餓,也需要他的關心與體貼。
02
前一陣出差,在火車上遇到一對母女,母親五十歲左右的樣子,女兒也有二十三四歲,衣著樸素,裝扮普通,透著一股鄉(xiāng)土氣息。
我坐在最外面,她們每次進出座位,都會非常客氣的向我致謝。
看到我把手機插在座位下面充電,母親輕聲對女兒說:“難怪高鐵票貴,原來座位下面還能充電呢!可惜臨走收拾行李的時候,把充電器放在行李最下面了……”
我看了看她的手機接口,扭頭對她說:“你需要充電器?先用我這個吧!”
母女倆頻頻道謝,之后我們便慢慢熟悉并聊起天來。
兩人來自山西農村,女兒大專畢業(yè)后,來這個城市找工作,現(xiàn)在一家外企做技術工,雖然沒有太高的學歷,但是因為吃苦認干,每個月也能有三四千的收入。
最近,母親身體查出一點問題,女兒說大城市醫(yī)療條件好,非要把母親接到這邊來做檢查,剛開始母親不同意,后來拗不過女兒,只好跟著來了。
看起來,這位母親明顯比城市里的同齡人看著蒼老,皮膚粗糙,皺紋橫生,臉上、手上都有掩飾不住的滄桑,但是,她的眼中卻又閃著熠熠的光彩:“閨女孝順呢,說我沒坐過高鐵,非要帶我坐一次,每年過年回家,都給我一萬多塊錢!我都說不要,可她非要給呢!”
旁邊,女孩略帶靦腆而驕傲的微笑著。我想,說不定她自己都是第一次坐高鐵。
在這樣的城市里,一萬元并不算什么,可對于一個沒有高學歷、高收入的外鄉(xiāng)女孩子來說,這卻是她向父母表達愛意的最直接、最實在的方式。
03
想起前幾天,鄰居王姐無意中半揶揄的說自己的兒子:“呵,每次回來的時候,眼睛都像狼一樣綠呢~”
王姐和老公都供職于不錯的單位,待遇優(yōu)厚,不愁吃喝。獨生兒子畢業(yè)后,進入了一家國企,買房買車,娶妻生子,按說也是一帆風順,無憂無慮。
可能兒子也覺得,父母什么都不缺,每次回父母家都像小孩一樣空著手,從來不操心父母有什么需要。而父母的心卻不同,永遠都怕孩子缺了什么,總是買東買西、給這給那,于是,兒子每次回家,都半推半就的帶走不少東西。
王姐是個要強的人,從來都是夸自家夫賢子孝、美滿幸福,可是,這下意識的一句話,卻透露了內心的無奈。
對父母的愛,從來都不以經(jīng)濟條件為前提,你若有心,千山萬水都不是問題,你若無意,小小水渠都是鴻溝。
沒有哪對父母攀著兒女的經(jīng)濟支持,但是,當孩子自己也認為沒有這種責任的時候,有幾個人又能真的做到不以為意、若無其事?
中國人羞于表達愛,尤其是父母對待孩子,永遠大愛無言,永遠一往情深,而且,習慣性將贈予視做自然,將索取視為無能,嘴上喊著“我不欠你的”,卻用各種行動表達著“你是我上輩子的債”,任勞任怨又認命。
有太多的人,好意思當著孩子的面罵人,卻不好意思告訴孩子:我需要你愛我,不管我貧富、貴賤、美丑。我需要你的愛,不僅僅是情感上,在必要的時候,我還需要你的經(jīng)濟和物質支持,這是你的義務,也是你的責任。
04
連前一陣最火的“史上最牛婆婆”,給媳婦的信中,能把其他一切都說的直白、說在前面,卻依然沒有講出這些話。
她明確告訴媳婦:她不會照顧月子、不會讓媳婦占有自己目前的任何資產、不會對小兩口的生活提供經(jīng)濟支持、不會對親家提供任何經(jīng)濟上的幫助。
但其實,她為小兩口提供了可居住的房子,而且是四環(huán)以內,130平米以上;為小兩口的裝修及家電額外打出20萬的預算,實報實銷;若是小兩口自己買房的話,她會提供一定額度的祝賀;若是媳婦懷孕,她負責出錢雇月嫂和保姆,人選由媳婦定;若是是親家媽媽親自照顧,她還負擔相應費用……
而很多婆婆,可能連其中的一項,都無力負擔。她說:我和他爸養(yǎng)了他20多年,不求回報,也不用你們給生活費,我兒子今后后掙的全是你們二人的,我們絕不會惦記。而強硬如她,也不過是在做了許多許多之后,才說出了一些道理上本應如此、卻有太多人說不出口的話而已。
可是,當一個養(yǎng)育了二十多年的孩子,真的對你沒有任何回報的時候,又有幾人真的能夠淡定自如?畢竟,誰都難免有心口不一的時候,你的表態(tài)發(fā)言是一回事,而他的所作所為,可完全是另一回事。
事實上,相對于別人來說,自己親生孩子的言行,會讓你更容易往心里去。別人笑話你窮沒關系,親生孩子說出這話,準保讓你寢食難安,別人說你丑沒關系,親生孩子要是敢這么說,必定讓你晝夜難眠。
沒有哪個主動吃魚頭的媽媽,愿意看到孩子成年之后,自然而然的把魚頭遞給自己。我們都相信,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在經(jīng)濟條件有限的時候,她把魚肉給孩子,絕對是掏心掏肺、毫無怨言的,可是,當已經(jīng)長大的的孩子若無其事的把魚頭夾給自己的時候,那種委屈和傷心,也是真實存在、無法掩飾的。
并不是說為人子女就一定得臥冰求鯉、鹿乳奉親,但是,一段親子關系中,父母甘愿付出,孩子懂得回報,才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延續(xù)的。
所以,我可以把魚肉給孩子,自己啃魚頭,可以把我能得到的所有美好都留給她,但是,不會忘記說一句:“等你長大了,要想著把魚肉給媽媽哦!”
早早告訴孩子,并不是真的等著要吃,只不過是要提前給她正確的教育,免得到時候,人家連姿態(tài)都懶得做給你看。
畢竟,總有一天,我會日益衰老、能力漸失,到了那個時候,我依然會用盡全力為自己負責,不給你添麻煩。但是,親愛的孩子,這并不代表我忘記了,你有照顧我的義務,更不代表你可以裝作不知道,這是你的責任。
事實上,道理不用多講,我相信家長都會明白,但涉及到具體行動上,卻有不少的家長很少付諸行動,至于原因嘛,我總結了一下,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覺得孩子記不住。一些家長會覺得孩子的年紀太小,去過的地方完全的沒有記憶,去了也是白去,不值得,就總是想等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再去。
2、覺得旅途會有危險。一些家長會覺得帶這么小的孩子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一定會有生活上的不習慣,飲食上的不習慣,對旅行地的不熟悉而帶來的種種不便等。
3、覺得旅行會很辛苦。一些家長會覺得帶著孩子去旅行,要帶很多很多的東西,做很多很多的準備,而且,旅行的時候,孩子如果累了,還要抱著,根本就玩不好。
針對家長的這些想法,我也提出我自己的一些個人的看法,供大家參考。
1、“去了白去”說法
這個想法在家長中最為普遍??墒?,和中國的家庭教育最最核心的問題一樣,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想法,完全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其實,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我們應該完全屏棄“有用論”,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沒用的,有用的就應該堅持,沒用的就要放棄嗎?如果沿著有用論的這個思路,旅行則一定是沒用的,旅行,既考不了級,也沒有任何證書,考學時也加不了分,而且也不算特長,當然是沒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費金錢和時間。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書本的知識,語言的能力,鋼琴美術的技能,這些都是硬功夫,而性格、情操、眼界、視野等則是軟實力。硬功夫和軟實力合二為一,才能塑造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這正象一臺電腦,硬件固然重要,但其核心競爭力是它的軟件。軟實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響發(fā)展、最能營造幸福人生的關鍵因素。
明白了此,你還會堅持“去了白去”的觀點嗎?
2、“危險”說法
帶孩子去旅行,從熟悉的家到了另外一個陌生的完全不熟悉的地方,生活上必然會遇到種種的麻煩和不便,或許,飛機的不準時會打亂旅行的既定節(jié)奏,或許,孩子會不習慣這里的氣候,或許,孩子會不適應這里的飲食,或許,孩子會不適應旅行的節(jié)奏,再或許,孩子會生病,會去看醫(yī)生等等。
但是,所有的這些就是旅行,這些危險,換個角度來看,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幾乎所有的家長在旅行歸來后,都會發(fā)現(xiàn)孩子長大了,他們在充滿著刺激和危險的旅行中,用他們自己稚嫩的雙手摸索這個是,獲得了他們自己和家長都想不到的知識,開拓了眼界,放寬了視野。
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3、“麻煩”說法
帶著個小孩子去旅行,對于家長,尤其是對媽媽來說的確是一件很煩瑣的煩心的事情,別的先不說,光是為他們準備行李,就足夠愁上半天。大到各種衣物,小到奶粉,奶瓶,紙尿褲,一應俱權。再加上孩子小,體力跟不上,走累了還要抱。實在是光想想就很頭疼。
但是,這些累,這些辛苦其實都是表面的現(xiàn)象,也并不是不可解決和不可避免的。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只要帶好信用卡,還發(fā)愁買不到合適的東西嗎?
再多想一步,孩子到了一個新鮮的環(huán)境中,會表現(xiàn)的格外的興奮和好奇,他們會整天從早到晚的四處走走看看,他們的開心和笑容難道不是家長們最好的安慰嗎?
最后,我想談談我自己帶**去旅行的一點心得和體會。
**第一次離開北京,外出旅行是在他一歲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去了深圳過春節(jié)。那個時候,他還不太會走路,基本上一半的時間都要抱著。這次的旅行出乎意外的順利和開心。自此,我們的旅行一發(fā)不可收拾,基本上每年我們都會找機會到處走走看看。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深圳和廈門,這兩個位于中國南方的城市以它們的干凈、溫暖吸引了我,成為了我和**的最愛。其次,我們還不停的去了山西、河南、內蒙、成都等等。
若是問我旅行累不累。我會回答很累。若是問我旅行開心嗎?我會回答很開心。若是問我以后還會去旅行嗎?我會回答那是當然,一定會的。
這就是我的全部答案。
幾點小小的體會:
第一、選擇機票的時候:通常,在購買飛機票的時候,如果可以,我通常會購買中午的票,這樣,我們提前在機場吃過飯,一上飛機,**就可以好好的睡個覺,既可以讓他好好休息,又避免了他在飛機上的打鬧,一舉兩得。
第二、選擇酒店的時候:通常,我會選擇繁華地帶的高檔的酒店,帶小孩子嘛,最主要的是干凈、衛(wèi)生,其他的倒是考慮的不那么的多。這樣,如果真的是覺得累了或者天氣不太好,大不了還可以在酒店游游泳,也省得在外面跑來跑去的。
第三、選擇旅游地的時候:通常,我會選擇南方的海濱城市,原因有二:一個原因是因為南方的氣候好,環(huán)境比較干凈,飲食也很豐富,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我實在無法抗拒孩子對海灘和沙子的癡迷,讓孩子盡情的玩玩沙子,是他們最大的快樂。
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帶孩子出去旅行,絕對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那些玻璃心的孩子,背后都有怎樣的父母?
作為一名老師,我發(fā)現(xiàn)近年來父母經(jīng)常用“校園欺凌”這個詞來定義孩子們之間發(fā)生的矛盾。校園欺凌對孩子來說是一場噩夢,但“校園欺凌”有其具體的含義。
“Stopbullying.gov”網(wǎng)站將“校園欺凌”定義為:發(fā)生在學生之間的一種惡意攻擊行為,包括威脅、傳播謠言、故意排擠他人等。
該網(wǎng)站稱,校園欺凌有一個前提: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力量強弱、受歡迎程度、信息獲取等各面,實力都不均等。而且校園欺凌存在“反復性”,這種行為會經(jīng)常發(fā)生,欺凌者“常?!逼圬撊跽摺?/p>
當發(fā)生校園欺凌事件時,父母、校方、執(zhí)法部門需要相互配合,立即制止,但是最近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開始意識到:并非所有不友善的行為都是校園欺凌行為。
前幾天,有位學生遭到了同學的諷刺和挖苦,他非常難受、自卑,覺得自己好像被孤立了,當他將這件事告訴我時,我非常憤怒,氣急之下做了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我相信大多數(shù)父母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當孩子告訴我們他在學校受欺負時,我們很容易在情緒高漲的狀態(tài)下,將這些行為直接定義為校園欺凌,然而我們忽略了一點——“校園欺凌”這個詞很重,千萬不能輕易使用。當我冷靜下來后,我仔細想了想“校園欺凌”這個詞的含義,意識到這件事并沒有上升到欺凌的程度。
有些人性格本來就是咄咄逼人、強勢的,他們通常不怎么考慮別人的感受,但是他們并沒有惡意。讓孩子們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孩子的余生中,他們獲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與他們如何處理這些復雜的矛盾和人際關系有關。
如果我們每次都把孩子在學校的不愉快遭遇都定義為校園欺凌,我們就錯過了一次教育孩子如何處理矛盾的機會,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非常不利。
臨床心理學家艾琳·肯尼迪·摩爾在《今日心理學》雜志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如果我們無法區(qū)分校園欺凌和普通矛盾,就會忽視一些嚴重的校園欺凌案件。”
但是,如果把普通矛盾隨便上升到欺凌行為,就會使孩子產生這樣一個思維定式:我很脆弱,當有人對我不友好時,我沒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矛盾。
近年來,社會開始重視“校園欺凌”現(xiàn)象,但這也導致了父母對“校園欺凌”這個詞的誤用。當孩子在學校遭遇不順時,很多父母就會覺得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凌。殊不知,這無形中也會使孩子變得脆弱不堪。
我認識一個學生,平時父母很寵愛她,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但她想融入一個新的圈子。剛開始這個圈子里的小伙伴不太懂這個女孩,但還是對她很友好,如果這個女孩請看電影、吃飯聊天,大家都會欣然接受。但是當這個新圈子里的小伙伴出去玩,沒有邀請這個小女孩時,女孩的父母就會覺得孩子在學校被孤立了,遭到了校園欺凌。
我還碰到過類似的一件事,我的一個學生對一門課非常感興趣,因此在課堂討論中就表現(xiàn)得特別活躍,一位同學因此嘲笑了這名學生,回到家后,我學生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在學校受到了欺凌。這些不愉快的經(jīng)歷在某種程度上都會傷害孩子,但這絕沒有到“校園欺凌”這個地步。如果父母夸大其他孩子的“不友善”行為,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削減自己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孩子們開始將自己視為受害者,認為自己無力改變現(xiàn)狀。
家長對“校園欺凌”行為的錯誤判斷對孩子長遠發(fā)展也很不利,當孩子長大后,會很難適應這個社會。孩子們會變得敏感脆弱,一旦有人對他們不友好,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受欺負了,從而感到非常焦慮、自卑,長此以往,同伴也會慢慢疏遠他。
肯尼迪·摩爾在她的文章中還指出,誤用“校園欺凌”行為還有一個不利影響。如果有學生向學校報告自己受到校園欺凌,但結果證明不是欺凌行為時,那么這個學生在學校的威望和人緣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同齡人都不喜歡愛告狀的孩子。
此外,隨便指責一個孩子是校園欺凌者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因為一旦給這個孩子貼上了“校園欺凌者”這個標簽,就很難撕掉,被貼上這個標簽通常意味著被排斥和隔離,而且日后很難再回歸正常生活,這對這個孩子來說很不公平。因此,隨便指責孩子是校園欺凌者,這本來也是一種“欺凌”行為。
那么,當孩子遇到不友善的對待時,家長該如何做呢?我們不妨多給孩子一些自己處理問題的權利,讓他們學著自己去面對。
當孩子在學校和其他同學產生矛盾,回家想談論對方的行為時,我們可以傾聽并表現(xiàn)出同情心,接著問孩子:“你的選擇是什么?做出這些選擇后,會導致什么結果?”
總之,讓孩子自己學著去處理這些人際關系和矛盾,而不是“護犢子”,輕易地將孩子們之間發(fā)生的“不友善”行為直接上升到“校園欺凌”,甚至直接替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帶孩子到親朋好友家做客,可以增加孩子的社會經(jīng)驗,鍛煉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一類活動對孩子說來很有益處。但有的孩子在做客時不能和小伙伴友好相處,致使聚會不歡而散,令父母難堪。那么,應該怎樣指導自己的孩子在做客時與小伙伴相處呢?以下幾點請參考:
一、做客前指導孩子。
1、向孩子提出要求,明確在外做客時應有的文明禮貌舉止。要讓孩子知道在外面做客,和在家里做小主人不同,各家的生活習慣和規(guī)矩是有區(qū)別的,要守規(guī)矩懂禮貌,別人家的東西,未經(jīng)允許不能隨便拿、翻,有些事情不可自作主張。
2、給孩子介紹去做客家的情況,特別應介紹對方小伙伴的情況和如何稱呼等基本情況,如對方是哥哥姐姐要尊敬,是弟弟妹妹要愛護。
3、指出孩子之間玩耍時的注意點:小客人一定要尊重小主人的意見,要多用商量、征求的口吻,如:“好不好?”“可以嗎?”“我能玩一會兒嗎?”……并可根據(jù)自己孩子的個性特征給予重點強調要求。如孩子平時好強,事先就要告訴孩子與小伙伴玩時要謙和、忍讓;有的孩子較膽小,家長要鼓勵孩子不要害怕,如“大哥哥很喜歡你,我相信你會和他玩得很開心”。
二、在做客中指導孩子。
做客過程中父母也要關心自己的孩子,不能任隨孩子自己玩,放手不管??蓮膫让嬗^察孩子在與小伙伴玩耍中的情況,作一些適當?shù)闹更c、暗示,幫助孩子矯正一些不適宜的言行舉止。如果小伙伴之間發(fā)生了爭吵、矛盾,小問題,可以在大人的提醒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如果發(fā)現(xiàn)是自己孩子做得不對,也可把孩子帶到一邊,慢慢講道理,善意地提出批評,并指導孩子該怎么做。如需要道歉的話,也應鼓勵孩子勇敢承認錯誤,言歸于好。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不在自己孩子,并吃了虧,大人也要心平氣和地對待,告訴孩子“你沒有錯,但我們是客人,能謙讓就謙讓。”要真是沒法一起玩,暫時可把孩子帶開。
三、做客后及時作出評價。
對孩子在做客時與小伙伴相處時的表現(xiàn)要及時地評價,明辨哪些行為是好的,加以肯定;哪些行為不應該,指出為什么,今后應該怎么做,讓孩子改有方向。如果孩子的表現(xiàn)實在令人失望,再三告誡也不聽從,也可以取消下次做客機會,并明確告訴孩子“等你知道怎樣做客,怎樣對待小伙伴時,我們才能帶你去,否則主人不會歡迎你的。”帶孩子在外做客,對孩子來說是他們喜歡的活動,這樣的懲罰也可作正面教育的補充手段,相信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步入小學,孩子開始面臨緊張地學習。作為家長,你也許有一種遺憾,你甚至沒有時間陪孩子去做一次短途旅游。別懊喪,最好的旅游資源就在你家樓下呢,那個街角的小公園卻會帶來很多的樂趣。
公園太小啦,一個八角亭,一個沒規(guī)則的小池子,一小塊長滿雜草的空地,還有一條爬滿紫藤的長廊,此外,就是幾十棵樹,除了蘇鐵、樟樹、桂花樹、梔子、合歡外,還有幾株木槿,余下的那幾棵就叫無名樹吧,是你找了許多圖鑒依然一無所獲的那種樹。
夏日的午后,你一手撐著陽傘,一手拽著寶寶走向小區(qū)門口的報刊亭買報紙時,在孩子的小步小步中,你可曾駐足在小公園亭子旁的那棵樟樹下,教小孩靜聽樹上的鳴蟬盡情歌唱?
“嘶—嘶—嘶—”你可曾夸張地描摹著那種聲音,告訴傘下那雙好奇的眼睛:這是知了在開演奏會?知了就是蟬,蟬就是《學前唐詩150首》里面虞世南的《蟬》邊上插圖中的那種昆蟲呢。
“咕咕—咕咕—咕咕—”你可曾一高一低,一短一長地學著空中傳來的一聲又一聲的布谷鳥的啼叫,提醒傘下那雙天真的小眼睛,這就是布谷鳥夫婦在一唱一和?
“呱呱—呱呱—”你可曾告訴寶寶,池子里的青蛙彈琴很美妙?
有時是在傍晚,在寶寶童心大發(fā)逼你去木槿樹下騎木馬的時候,將她從那大公雞塑料椅上抱下來時,你可曾指著夕陽下那滿樹的紫花告訴寶寶,那就是《幸福的花兒》那本圖鑒上看過的木槿?你可曾指點寶寶看,在木槿下邊,那種葉子蔥郁的樹開出的又大又香又白的花就叫梔子花?
清晨,在你帶寶寶去奶吧吃早餐時,又一次經(jīng)過了小公園。你是否突發(fā)奇想,帶孩子抄近道,走上懶人腳踩出來的雜草中間那彎彎的黃泥路?你可曾蹲下來讓寶寶找小草葉子上那晶瑩晶瑩的露珠,你讓寶寶輕輕搖一搖,圓滾滾的小珍珠就倏地不見了。?。【驮谛〔菖缘哪强脽o名樹上,竟?jié)M是忙忙碌碌地爬上爬下的小螞蟻呢。你可指著白白的小粒粒告訴寶寶,那是小螞蟻的糧食,螞蟻搬家是要下大雨的呢?
這點點滴滴,無聲無息的學習,可隨時隨地,輕松自在。
在回家的途中,寶寶依然喜氣洋洋?!拔铱吹骄К撔÷吨楹臀浵伆峒伊??!痹谀沩樎啡窍碌男〕匈I香皂時,寶寶抑制不住滿心的喜悅,迫不及待地向店里那位不大熟悉的伯伯嘮嘮叨叨了。
懂得新知竟如此歡快,這是書本知識所沒有的。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想,在這句話中刪掉“語文”二字,教任何一個科目的老師也定會同意的。
在高樓林立、車流擁擠的都市里,都市人與自然離得很遠。然而,通過樓下的小公園,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悄悄播下了熱愛大自然的種子。我想,這大概也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的內容之一吧。
喜歡《雙職父母帶孩子的那些無奈》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帶孩子去幼兒園工作總結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迪斯科這樣熱辣的舞蹈,聽上去好像只是成年人才做的事情,但是最近美國和英國流行起了一股熱潮——帶孩子去“寶貝愛迪斯科”舞廳跳迪斯科。這家為孩子和父母開設的舞廳最先出現(xiàn)于美國,2007年9月,這個品牌開始...
聽喜歡的人說晚安,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掉下來跌進夢里,只為我一個人閃閃發(fā)亮。一些溫暖人心的句子可以慰藉我們的心靈。哪些句子是適合溫暖人心的句子?下面是由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帶孩子的勵志溫暖的優(yōu)美句子”,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祖父母PK外祖父母:誰來帶孩子? 明明和阿龍是大學校友,結婚有孩子后,經(jīng)過商量他們決定由父母來帶孩子,可究竟讓誰的父母來帶呢?他們?yōu)榇诉€頗費了一番思量。他們考慮到爺爺很暴躁,喜歡一人說了算,在家里從來...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