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四個太陽說課稿。
學校與家庭分工合作,一個教育孩子日常生活習慣,一個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教師與家長在教育中,應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觀念,以正確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成長的天空里展翅高飛。那么,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編輯的《育兒知識:四個時間千萬不要批評孩子》,但愿對您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一般家長在家里對孩子進行行為指導和批評教育都是隨心所欲的:孩子放學不專心做作業(yè),而是直奔電視機或電腦,家長就開始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這是一種教育的誤區(qū),不能有效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教育與批評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選擇一個時間坐在一起,開誠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出意見。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認識到錯誤,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訂出改正錯誤的計劃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強,他對于自己寫下的計劃是會認真對待的。
【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
教育與監(jiān)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并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門時。一日之計在于晨,父母要幫助孩子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溫馨地與孩子道別,而不是讓孩子從早上開始就受氣。
二是一起吃飯時。很多父母平時不抽時間陪孩子,只有吃飯時專心面對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問題,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問題,就開始教育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欲,破壞本來寧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
三是父母脾氣變壞時。父母脾氣已經(jīng)很壞,很容易一張嘴就罵人,結(jié)果傷了孩子,也損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愛形象。此時,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氣和后再開口。
四是發(fā)生直接沖突時。孩子說好晚上8點回來,結(jié)果10點才回來。父母早已窩了一肚子火,這時如果開口,必然發(fā)生直接的沖突。倒不如把事情壓后,等第二天再聽孩子解釋。而且,父母表現(xiàn)了寬容與大度,會讓孩子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借鑒:古人批評孩子也講時機】
古人對批評教育孩子的時機也很講究,他們認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過錯的時候,不應該責備。清人陳繼儒認為“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他認為以下七種情形不宜批評孩子:
第一,“對眾不責”,即不要在眾人面前責備孩子。
第二,“愧悔不責”,即慚愧后悔不責備孩子。
第三,“暮夜不責”,即夜晚不責備孩子。
第四,“正飲食不責”,即吃飯時不責備孩子。
第五,“正歡慶不責”,即正在歡慶時不責備孩子。yJs21.cOm
第六,“正悲憂不責”,即正在憂傷時不責備孩子。
第七,“疾病不責”,即正在患病時不責備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適的時間與合適地方采用合適的方法教育批評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評的效果自然好。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這四個時間千萬不要批評孩子,后果真的很嚴重
教育與批評孩子最好在家中
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選擇一個時間坐在一起,開誠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機會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對父母提出意見。
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認識到錯誤,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訂出改正錯誤的計劃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強,他對于自己寫下的計劃是會認真對待的。
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
教育與監(jiān)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并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
早上出門時
一日之計在于晨,父母要幫助孩子懷著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溫馨地與孩子道別,而不是讓孩子從早上開始就受氣。
一起吃飯時
很多父母平時不抽時間陪孩子,只有吃飯時專心面對孩子,看到孩子有什么問題,或者突然想到孩子有什么問題,就開始教育孩子。
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欲,破壞本來寧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
父母脾氣變壞時
父母脾氣已經(jīng)很壞,很容易一張嘴就罵人,結(jié)果傷了孩子,也損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愛形象。此時,一定要息怒,等自己心平氣和后再開口。
發(fā)生直接沖突時
孩子說好晚上8點回來,結(jié)果10點才回來。父母早已窩了一肚子火,這時如果開口,必然發(fā)生直接的沖突。倒不如把事情壓后,等第二天再聽孩子解釋。
而且,父母表現(xiàn)了寬容與大度,會讓孩子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古人批評孩子也講時機
古人對批評教育孩子的時機也很講究,他們認為,年幼和地位卑微的人有過錯的時候,不應該責備。
清人陳繼儒認為“卑幼有過,慎其所以責讓之者”。他認為以下七種情形不宜批評孩子:
“對眾不責”,即不要在眾人面前責備孩子。
“愧悔不責”,即慚愧后悔不責備孩子。
“暮夜不責”,即夜晚不責備孩子。
“正飲食不責”,即吃飯時不責備孩子。
“正歡慶不責”,即正在歡慶時不責備孩子。
“正悲憂不責”,即正在憂傷時不責備孩子。
“疾病不責”,即正在患病時不責備孩子。
父母如果能在合適的時間與合適地方采用合適的方法教育批評孩子,孩子易接受,批評的效果自然好。
美國育兒四個新觀念
近年來,美國一些新生派的育兒專家對傳統(tǒng)育兒觀念與做法提出了許多革命性的挑戰(zhàn)。這些新的育兒理論,主要根據(jù)一些腦部發(fā)展研究的新成果而得出,新生兒的腦部、感官與行為發(fā)展的新發(fā)現(xiàn),在逐漸改變父母的育兒方法。美國出版的《PsychologyTody》一書,整理了這群新育兒專家的理論,提出了養(yǎng)育嬰兒的4個新觀念。
嬰兒初生的頭一年,腦部就從400克驚人地長到將近1000克。如果父母無法在嬰兒初生的頭兩年內(nèi)提供豐富的成長環(huán)境,可能會導致嬰兒終生的情感能力問題。如果把嬰兒的腦袋比作硬件,父母則應為孩子負責提供軟件。當你了解硬件(嬰兒的腦)時,你可以設計出更合適的軟件(你的行為),以促進嬰兒的發(fā)育。
新觀念一:感覺勝于思考
舊想法:
在過去,有許多專家把教養(yǎng)嬰兒的重點放在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上。因而產(chǎn)生了一些促進嬰兒腦部發(fā)育的課程。許多父母認為,既然一點點刺激就可以對嬰兒腦部發(fā)展有幫助,干脆愈多刺激愈好。逼得父母從孩子一出生就要為他們準備好所有的競爭武器,希望培養(yǎng)天賦稟異的小天才。于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還要處心積慮地使用教學資料或智商玩具。
新想法:
讓孩子聒噪辨認文字、數(shù)字、顏色、形狀,會迫使孩子使用較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而不是發(fā)展學習能力。這就好象在馬戲團里訓練小馬玩把戲一樣:當小馬滾在地上數(shù)到3,它并不是真的會算術,只是在表演一項特技。這些特技不但無助于發(fā)展孩子的學習能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新一代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將焦點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所以,現(xiàn)在的問題變成,不是“要選擇哪些玩具或書籍讓我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而是“我該如何和孩子互動,以激發(fā)他對所處世界的熱情與好奇?”
父母可以怎么做?
當你在閱讀各類育兒專家的育兒指南時,心中記住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發(fā)展”。這就好象要訓練一個優(yōu)秀的棒球隊,而教練就是“感情”。因為感情能力會告訴孩子他想做什么———移動他的手臂、發(fā)出聲音、微笑或皺眉,看看整個心智團隊如何一起運作。
新觀念二:嬰兒不只是會哭鬧的動物
舊想法:
直到現(xiàn)在,許多幼兒發(fā)展專家還認為,嬰兒從初生到兩個月還不具備社交、認知的能力,也沒有這些需求,他們認為初生兒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動循環(huán),例如:睡與醒、白天與黑夜、吃飽了或餓了、哭鬧等等。這些專家甚至稱這段時期為正常的孤獨期。當然,嬰兒會有心理需求,但是研究者認為嬰兒只是針對一些感官刺激,例如味覺、觸覺而做出反應。
新想法:
心理學家史登博士對傳統(tǒng)的幼兒發(fā)展理論提出挑戰(zhàn),他認為嬰兒一出生就是社交動物。在他的研究實驗中,新生兒持續(xù)展現(xiàn)出主動尋找刺激的行為,而且有所偏好。從一出生開始,嬰兒似乎就會對所處的世界有一些假想。他們的偏好顯示出他們的感情取向。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感覺反應的協(xié)助,例如:搖搖他、拍拍他、安撫他或是對他說話、唱歌。父母和孩子之間就不可能形成感情互動,感情互動可以刺激嬰兒腦部神經(jīng)的連結(jié),協(xié)助他接收外來的資訊。
父母可以怎么做?
你可以記錄下孩子特有的生理循環(huán)時鐘與互動方式。從寶寶一出生開始,你就要將他當作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然后你可以有技巧地帶領他認識這個世界,啟發(fā)他的想象力,減少他的挫折。這也是學習如何協(xié)助你的孩子規(guī)范他感情的時候。例如,你以一些安撫的聲音或撫拍,幫助過度亢奮的嬰兒安靜下來。
新觀念三:愛的環(huán)路從兩個月大開始建立
大約在嬰兒8周大的時候,一件奇跡似的事情發(fā)生了。
小寶寶的視力開始進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并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觸。
舊想法:
母親將資訊與感情灌注給孩子,而嬰兒像個空的容器,被動地接受。
新想法:
我們現(xiàn)在知道,寶寶的參與對于建立穩(wěn)固的依戀關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對嬰兒的深情凝望,將受到孩子回報以愛的眼神,如此完成了一個愛的循環(huán),有如一個愛的環(huán)路。
在這個母親與嬰兒愛的感情系統(tǒng)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母親與和孩子所發(fā)展出來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能力。
專家認為這種進入孩子內(nèi)心世界,并且做出回應的能力,是母親的天性本能。例如,當你的寶寶安靜地躺在地板上,快樂地享受周遭環(huán)境的光線與聲音。當你注意到孩子正在尋求外來的刺激,于是你回應你的寶寶,發(fā)出好玩的聲音,逗他開心。當你和孩子玩耍的同時,孩子也同時回應你喜悅的笑容,你的臉部表情將戰(zhàn)線更為燦爛的笑容,不久,你也會發(fā)現(xiàn),孩子以同樣的愉悅神情回應你。
父母可以怎么做
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情形發(fā)生時,你和孩子都會體驗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則會體驗到負面的感受。如果你和孩子的互動所產(chǎn)生的大多是負面的感覺,你就應該檢討一下你的互動模式。
新觀念四:幫孩子化解羞恥感
一位母親,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女兒正拿著紫色的彩筆在墻上亂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對女兒大吼。女兒看著母親,一臉驚恐,剎那間她了解她做錯了事。她低下頭去,一副快哭出來的樣子。母親嘮叨了一會兒,告訴女兒色筆只能畫在紙上,然后她抱著女兒想到她們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墻壁!”她女兒再度亮起雙眼,開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綿。
這樣的互動,幫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恥感。
舊想法:
傳統(tǒng)的學者認為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護孩子安全并幫助他們社會化的副產(chǎn)品。但是傳統(tǒng)的研究者并不認為,羞恥感可以促進孩子的腦部發(fā)育,相反地,他們認為應該減少讓孩子感到羞愧的處境。
新想法:
最新的育兒理論則認為,避免孩子產(chǎn)生羞恥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會化的過程中,羞恥感也未必是絕對不好的。腦神經(jīng)生物學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處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實上可以刺激右腦的發(fā)育,這部分主要掌管創(chuàng)意、情緒與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覺不要太久,而且能夠跟隨著一些復原與補救的經(jīng)驗。
新一代的專家認為,讓孩子真正受傷害的,并不是羞恥感,而是父母無法幫助孩子從羞愧中復原過來。
父母可以怎么做
尷尬(羞恥感的成份之一)大約在14個月大時出現(xiàn),當母親“不可以”的指令,跟隨著孩子低垂的頭與難過的表情開始產(chǎn)生。
孩子從興奮(開心地在墻上涂鴉),忽然間掉落很泄氣的情境(母親“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興奮的情緒(“好吧!讓我們一起刷洗墻壁吧?!保?/p>
在這一個快速的過程中,腦部許多部分開始活動,并且產(chǎn)生許多連結(jié),使得這整個腦部系統(tǒng)獲得更緊密的鍛煉。其結(jié)果可以促進認知部位與感情部位的發(fā)展,并且促進這兩個系統(tǒng)的連結(jié),讓孩子在感情與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發(fā)展。很重要的一點必須記得,要趕快讓孩子從羞恥感中復原過來。長久的羞恥感會讓孩子自我封閉、易怒甚至產(chǎn)生暴力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尷尬的感覺一直持續(xù)下去,你會不會想要逃開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為?
育兒觀念:不要急于批評孩子
我的侄子樂樂非常喜歡畫畫,一有空就趴在小桌子上涂涂抹抹。哥哥和嫂子高興地一連給他買了好幾大盒最棒的水彩筆和油畫棒,但卻從來看不到他拿出一幅像樣的作品來。在哥哥嫂子的眼里,幾乎每張圖畫都是各種顏料的堆積,色彩繽紛卻不知所云。盡管如此,哥哥嫂子一點也不著急,心想:孩子還小,讓他慢慢練,早晚會有出息的。沒想到,樂樂的一幅“媽媽肖像”把哥哥嫂子的美好愿望擊得粉碎。
這天,我們?nèi)叶荚诩铱措娨暎瑯窐氛f要給媽媽畫肖像,還煞有介事的學著畫家作畫的樣子,讓嫂子打扮一下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不要動,自己在一旁拉開了寫生的架勢。嫂子忍著得意,老老實實的為兒子當了一回模特。好不容易等樂樂畫完,哥哥搶先拿過去欣賞起來,只見他連連點頭、大聲叫“好”,樂的快岔了氣。
可是嫂子呢?不看這張畫還好,一看火氣隨之而起,忍不住質(zhì)問樂樂:“我就長這樣啊?我的嘴有那么大嗎?”她啪的一下把畫拍在桌子上,接著,嫂子又憤怒的轉(zhuǎn)向幸災樂禍的哥哥,說:“你笑什么笑!”
我把那張畫拿了過來,仔細的一看,原來,樂樂畫中的媽媽長著一張大圓臉,眼睛畫在腦門上,一頭秀發(fā)只剩幾根毛毛,臉上的色彩又藍又綠,一張紅紅的大嘴巴格外突出,嫂子一向引以為榮的細長的彎眉毛卻沒有了,耳朵也不見了,總之,樣子怪里怪氣,別提多難看了。
樂樂本來覺得自己把媽媽畫的特別漂亮,正等著大人夸獎自己呢,沒想到媽媽會這么生氣,嚇得趕緊溜到自己的小屋里搭積木去了,半天不敢出來。
在我看來呀,嫂子真的是錯怪樂樂了。
幼兒的小肌肉活動能力還比較差,手腕和手的動作不靈活,把畫的形象畫的歪歪扭扭、怪模怪樣是很自然的。
在色彩運用上,幼兒喜歡選擇對比強烈的高濃度顏色,把自己覺得好看的鮮艷的色彩,隨心所欲的涂抹在畫紙上,至于這些大紅大綠和真實的顏色是不是一致,他們才不管呢。而這,恰恰是幼兒真實心靈的流露。
當然,最最引起媽媽不滿意的是她的眉毛和耳朵沒有了,嘴巴卻大得出奇,簡直像個怪物。這就要說到幼兒想象的特點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樂樂是在寫生,實際上,他是把平日對媽媽的印象加上自己的想象表達在畫紙上,這里的寫生對樂樂來說只是一種好玩的形式,沒有什么實在的意義。在孩子看來,最生動的是人的嘴巴和眼睛,因為它們經(jīng)常在活動,所以孩子肯定不會把他們漏掉,而眉毛和耳朵(特別是后者),幾乎看不到他們有什么作用,把他們省略也就不足為奇了。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樂樂把媽媽的嘴巴畫的又大又突出,應該算是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是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家長朋友們是否也有過這樣的事呢?我們不妨為有這樣的寶貝而感到驕傲吧!
春節(jié)臨近,如何呵護孩子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新年成為家長們的話題。走親訪友咋問好,出行安全怎么保證,流行病怎樣預防,作息如何調(diào)整才能跟上節(jié)后送園的節(jié)奏,這些都是關注的焦點。早教、幼教專家聯(lián)合支招,看一看是否能解決你的難題?
串門:與禮儀同行
親朋好友多串門,這是對孩子實施禮貌教育的好時機。濟南歐亞三之三幼兒園李玲園長提出,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禮貌,既可以避免出現(xiàn)尷尬的局面,又有利于幫助孩子增加社會經(jīng)驗,鍛煉社交能力。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應考慮孩子的性格特征、客觀的條件和特殊的環(huán)境,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梢越毯⒆訉W習禮貌用語和餐桌禮儀,體驗分享和感恩等。李園長提醒家長,在人多的地方,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不禮貌的行為,要做一個聰明的家長,維護孩子的“面子”和尊嚴,不能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地批評、呵斥??梢云届o地帶孩子到外面或洗手間,以悄悄話的形式告訴他應該怎么做。孩子有好的表現(xiàn),也要及時、明確地表揚他。
出行:安全意識第一
走親訪友、乘車逛街,安全意識不能松懈。商場人多不去湊熱鬧,孩子追逐打鬧要適度。此外,一些新型玩具的安全也值得家長注意。
天才寶貝早教中心專家提醒,出行的安全還包括流行病的預防。乘坐公交車等交通工具時,車上的把手、扶手,座椅后背是公用的,極有可能沾有病菌。摸一摸把手,再摳一摳鼻子,體質(zhì)弱的孩子很可能就會感染病毒。所以家長帶孩子出門,盡量戴上口罩,不要用手接觸口鼻。遇有咳嗽、打噴嚏的人,盡量遠離。
飲食:大快朵頤亦有度
金寶貝早教中心育兒專家指出,每年寒假過后,便會出現(xiàn)不少胖墩。肥胖不僅影響孩子生長發(fā)育,還會拖累大腦功能。過節(jié)期間家家餐桌上菜肴豐盛,大魚大肉比較多,而且零食、糖果等也吃得較多,但活動量比平時要少。這些都是導致孩子節(jié)后生病的主因,不僅容易引起腹脹不適、消化不良,而且在一段時間內(nèi)比較集中地大量進食,還有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出現(xiàn)通常人們所說的“越吃越傻”的情況。
作息:規(guī)律打破不利再送園
每年春節(jié)過后,不少孩子都出現(xiàn)送園難的情況,甚至有些寶寶扎堆感冒,需要就醫(yī)。歐亞三之三幼兒園李玲園長建議,春節(jié)期間家長要注意調(diào)整生活節(jié)奏和作息時間。過節(jié)時,孩子們?nèi)菀状蚱圃械纳钜?guī)律,晚睡晚起,白天的午睡也不能保障。睡眠不足會直接導致孩子免疫力降低。她提醒家長,節(jié)日期間不要過分縱容孩子,給寶貝做個生活上的榜樣,起居作息規(guī)律,多讓孩子吃清淡食物,早睡早起,多喝水,人多少扎堆,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室內(nèi)要經(jīng)常通風,保持空氣清潔。
孩子小時候,除了長輩給孩子講故事外,有另外一點尤其不容忽視,就是“讓孩子給長輩講故事”。剛開始時,可能孩子講得不好,沒關系,多鼓勵,多表揚。在自己的同類面前表現(xiàn)(或稱炫耀,英文里叫showing-off)是動物的共性,不僅限于人類。
給別人講故事的好處,我做了一下總結(jié):
1.一種詞匯運用能力的訓練方法。孩子小時候?qū)φZ言的學習是一個模仿(imitation)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即從“詞”到“句”、從“句”到“段”的過程。孩子把聽到的故事,運用聽到的“關鍵詞”串聯(lián)起來,用故事情節(jié)的意境與情景把它們?nèi)坭T到一體。這不就是一篇“無字文章”嗎?根據(jù)“我手寫我口”的原則,所以,凡是擅長講故事的孩子,一定可以成為一個寫作的好手。
2.一條父母與孩子溝通的管道。孩子給家長講故事,還是懵懂的孩子向家長傳遞他們對這個他們剛剛結(jié)識的人文和社會的初始價值觀的“顯示屏”。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選擇所講的故事實施“影響力”。孩子給別人講故事時,最先聽到的是自己,受到最大的教益自然也是自己。所以講故事成了親子溝通的管道。
3.一種解釋和理解能力的訓練方法。把故事講給別人,當然是把講者對故事的理解解釋給聽者。這個語言的組織過程,是講者以自己所掌握的所有語言技能把自己對所講故事的認識與見解盡力展示的過程。
4.一種說服能力和領袖氣質(zhì)的訓練。一個善于講故事的人,一定是一個善于引導別人思維的人,因為要想把一個故事講得精彩,他一定不能只關注自己的感受,還要揣度聽者的感受,從而牽引著聽眾的思維,最終引向故事的主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啼笑,或傳播教益。這不就是一個領袖對大眾所做的事情——開口就能讓公眾為之傾倒,而后順勢導引,率大眾施展宏圖大略嗎?
喜歡《育兒知識:四個時間千萬不要批評孩子》一文嗎?“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希望帶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時,yjs21.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四個太陽說課稿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