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區(qū)域游戲。
幼兒園游戲已經成為幼兒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幼兒園游戲有助于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在幼兒園的游戲中,幼兒才是游戲的真正主人,主動權應轉向幼兒。你收集了哪些有趣好玩的幼兒園游戲呢?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區(qū)域游戲中指導者的為與不為,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區(qū)域游戲中,教師如何對班級多個區(qū)域進行有效觀察與指導?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方法與策略。
教師1:游戲一開始,教師介紹游戲內容,并給每位幼兒分派角色,提醒游戲有關注意事項。角色分配好后,教師在各個區(qū)域中穿梭著,看到“娃娃家”的成員都要出去,連忙建議幼兒要留人“看家”;來到理發(fā)屋,發(fā)現理發(fā)師忙于買手機、買肉串,就招呼理發(fā)師給她理發(fā);一會兒到燒烤屋買了幾根肉串;一會兒到建構區(qū)解決爭搶積木的糾紛……自己忙得滿頭大汗,手中的記錄表,也記記停?!?/p>
教師2:游戲一開始,教師讓幼兒自主取放游戲牌,進入游戲區(qū)域游戲。然后對每個區(qū)域快速巡視一番后,更多時間停留在一個新游戲區(qū)域,進行觀察與記錄,期間用眼睛的余光關注其他區(qū)域。當表演區(qū)發(fā)生爭搶公主角色糾紛時,她遠遠地關注事態(tài)發(fā)展,當幼兒解決不了來告狀時,她則讓小劇場的團長來解決此事……
兩位教師,在幼兒區(qū)域游戲中觀察與指導方法明顯不同。到底誰的指導更加到位、更加有成效昵?
教師1忙碌不停,似乎有所為。她不停地忙碌確實有效嗎?其實不然。教師1在整個游戲中,有著較強的控制欲,活動一開始,就主導幼兒參與游戲的角色,游戲過程中,不停地去各個區(qū)域“指導”,這種指導似乎是在促進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實質上,是幼兒園中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教師成為游戲的破壞者。例如,當“娃娃家”的人員要全部出去,教師則讓家庭留下成員看家,雖然是建議的口吻,但她依然是一種簡潔的命令,一種隱形的權威。這位教師一會兒參與這個游戲,一會兒介入那個游戲,蜻蜒點水,其實是在不斷打斷幼兒自主游戲情節(jié)的發(fā)展。
教師2從表面上來看,沒有教師1指導得多,似乎不太“作為”。仔細分析思考,我們就會發(fā)現,這位教師所謂的“不作為”,卻給予了幼兒更大的自主空間,還給幼兒真游戲的狀態(tài)。例如,活動一開始,讓幼兒自主選擇區(qū)域游戲牌,活動中,通過設立區(qū)域游戲負責人,讓幼兒自主管理。這些都使得幼兒游戲自由自主,遇到問題自主解決,教師也顯得更加輕松,也有更多精力放在觀察與思考上了。從這些分析來看,這位教師的“不為”,是表面的,她把更多的作為放在隱性組織與管理中了。
因此,針對兩個案例的分析思考,我認為,區(qū)域游戲中教師觀察與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構建區(qū)域游戲管理的非平衡性思維
區(qū)域游戲管理要游刀有余,就必須建立非平衡性思維,打破教師各個區(qū)域都均衡管理的慣例。
1.區(qū)域合理設置
我們可以根據班級人數、教室內外場地的大小進行多個區(qū)域的設置,確保幼兒游戲有足夠的空間、足夠的自由度。如果場地較小,人數較多,可以將班級幼兒進行分組活動,一部分幼兒進行集體活動,其他幼兒進行自主區(qū)域游戲活動。
2.內容逐步擴增
區(qū)域游戲內容、材料采用逐步遞增的辦法,使得每次游戲只有1~2項新內容融人,其他則為已經熟悉的。一方面,讓幼兒在原有經驗基礎上進行拓展思考,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有精力集中對新材料、新內容和幼兒活動情況進行觀察與指導。
3.管理實現自主
在幼兒逐步掌握每個區(qū)域游戲的玩法時,可以采取幼兒自主籌劃、自主管理、自主整理等模式,逐步建立完善的游戲常規(guī)。教師把管理權交給幼兒,一方面進行了管理的減負,一方面也使得幼兒在游戲中真正掌握了自主權。
二、實施區(qū)域游戲觀察的全息化路徑
觀察是教育的先導,是指導成功的關鍵。正如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xié)調環(huán)境,并采取應有的態(tài)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币虼耍趨^(qū)域游戲活動中,遵循“實施指導,觀察先行”的原則。如何使我們在有限的人力、精力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地觀察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踐。
1.觀察計劃早籌訂
在區(qū)域游戲開展之前,我們做好一定的觀察準備,確定好活動過程中,觀察的內容、方法及時間,設計好觀察記錄表格,準備好相關器具等。
2.觀察方法巧使用
采用全面掃描與個別觀察相結合的方式。在游戲活動之前和結束時,采用全面掃描的方法進行觀察。就像教師2,活動一開始,對全班幼兒輪流掃描式觀察,了解全班在每個區(qū)域游戲分布情況,及在游戲中扮演的相關角色,使用了哪些相關操作材料等。
在全面掃描的基礎上,我們教師更多的精力應該定點在某個區(qū)域活動的個別觀察,或者定點于某位幼兒的個別觀察。當新游戲的開展、新材料的投入,或者是開展某個課題項目時,我們采用定點觀察,了解一個主題或者一個區(qū)域游戲的情況,如,幼兒對新游戲的興趣度,游戲材料多少、難易度的適合性等,獲得幼兒游戲進程的動態(tài)信息,以便準確把握信息,對下一步的指導有的放矢。當我們了解個別幼兒情況,尤其是特殊幼兒時,我們就要對個別幼兒進行追蹤觀察。觀察其在游戲中使用游戲材料,與同伴交往,如何投入拓展情節(jié)等。
3.觀察記錄多形式
教師對區(qū)域活動中幼兒進行觀察以后不能忽視觀察記錄,以免遺漏或遺忘重要的細節(jié),錯失教育契機。記錄的形式可以采用文字記錄與現代化手段記錄方法的融合。
文字記錄時,我們可以預先設置相應的表格,讓教師根據觀察提示進行觀察與記錄。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采用照相機對游戲的一些場景,游戲中的操作成果進行拍照,利用攝像機對某個區(qū)域游戲進行全程拍攝。這種方法記錄的游戲過程、幼兒表現、游戲情節(jié)發(fā)展具體形象,對幼兒活動后的評價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幫助幼兒在分享別人的經驗時同時轉化成為自己的經驗。同時,這種記錄方式也減輕了教師的觀察壓力。
三、采用區(qū)域游戲指導的智慧性策略
1.樹立先進的指導理念
在科學正確地指導幼兒游戲中,我們首先要做一個“真正的游戲者”。不要過于強化游戲的發(fā)展功能,不能為了“教育”而破壞了幼兒的游戲,要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過程享受,還給幼兒真正的游戲情境。
2.提高科學的指導能力
我們要正確定位自己在游戲中的角色,應該是觀察者、研究者、幫助者、隱匿者與游戲者。當幼兒玩得興高采烈時,教師不輕易介入游戲,而應悄然隱匿于游戲情境之外,讓自己成為一名細致高級的觀察人員。當自己作為游戲者參與游戲時,就要全身心投入游戲,而不是蜻蜓點水的偽游戲者。埃利克森說:“自由在何處止步或被限定,游戲便在那里終結?!辈灰屪约撼蔀橐?guī)范的化身、權威的代表、標準的顯現,來干擾孩子的游戲。
3.掌握智慧的指導方法
有差異地指導。關注指導對象的層次性。根據分時間段,耐心而深入地觀察,把握了每位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我們再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例如,美術操作區(qū),可以提供不同難度的手工操作演示圖,指導不同層次的幼兒進行不同難度的手工自主操作,并鼓勵、指導其向更高難度操作挑戰(zhàn),獲得探索成功的喜悅。
有選擇地指導。在區(qū)域游戲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教師不能作為“救火”隊員,到處“撲火”“救火”,而應有選擇地指導。幼兒能夠自主解決的問題,讓以區(qū)域為單位的負責人,協(xié)商自主解決。對出現幼兒自主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進行間接指導。當幼兒在活動中出現違規(guī)、攻擊性行為時,教師可以以教育者的身份直接對幼兒進行干預。
yJS21.com更多精選幼兒園游戲閱讀
角色游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游戲中,不能任由幼兒無目的地游戲,教師應該指導幼兒豐富游戲內容,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游戲的內容是否豐富,角色之間的關系如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如何。根據幼兒開展游戲的情況,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予以指導。
1、以角色身份指導游戲
教師可以加入游戲,擔任游戲中的某一角色,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通過角色的扮演取得發(fā)言權、管理權和評議權,以便指導游戲的開展,不斷豐富游戲的內容。如:在玩“點心店”游戲中,教師擔任副經理,可以給“經理”示范如何管理整個店的工作。也可以副經理的身份指揮店員進行工作,使游戲得以順利開展。根據游戲情況,教師可以擔任衛(wèi)生檢查員,表揚點心店的衛(wèi)生工作。教師還可以顧客的身份來點心店用餐,提高“招待員”招待顧客的服務質量,以顧客身份詢問是否有新品種的點心,啟發(fā)點心制作師創(chuàng)造出新品點心??傊處煋谓巧?,同幼兒一起玩,可以調動幼兒玩游戲的創(chuàng)造性,不斷豐富游戲的內容,發(fā)展游戲的情節(jié)。
2、材料的提供與指導
在角色游戲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幼兒共同收集游戲材料和制作玩具,豐富游戲的開展。如:玩“點心店”游戲,結合幼兒在點心店、面包店的參觀,找來盒子等,做一臺烘烤面包、蛋糕的烤箱,這樣游戲又深入了一步,反映出現代電器化的特點;也可以根據店內的需要,協(xié)助幼兒自制電話、收銀機;還可以根據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引導幼兒自帶各種豆類等材料,制作各種豆類糕點。這樣,游戲的情節(jié)得到了發(fā)展,幼兒玩游戲的積極性就更為高漲。
3、語言的提示與指導
教師還可以通過提示、建議等方式予以指導。如“點心店”游戲,糕點制作多了,可以推銷員身份建議經理把糕點送到商店出售。有時,可以啟發(fā)提示幼兒將各個主題游戲互相聯系,以豐富游戲內容,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使游戲進行得更加生動活潑。如:提醒點心店的招待員等去醫(yī)院檢查身體,建議將多的糕點送給娃娃家品嘗等。
4、游戲與思想品德培養(yǎng)
教師要注意在游戲中加強幼兒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角色游戲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活動,教師要指導幼兒在游戲中反映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對待集體、對待勞動的正確態(tài)度。如:“點心店”的職員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招待員”對顧客要耐心、和藹、有禮貌;“點心師”要認真干活、制作點心時不能離開崗位等。同時,在游戲中要加強個別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對膽小的幼兒,可以鼓勵他擔任一些角色;對做事不認真的幼兒,可以要他擔任點心店內的清潔員,要求他整理碗筷等物品,從而培養(yǎng)他認真工作的態(tài)度與習慣。
角色游戲有開始、進行、結束三個部分,教師應對游戲的全過程加強指導,只有如此,才能使角色游戲在幼兒的健康成長中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
建構游戲是一種幼兒利用各種建構材料,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意愿進行構思與構造,表現出一定的事物形態(tài),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大型建構游戲是建構游戲中的一種,它不僅能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和想象力,而且能幫助幼兒感知形體、對稱等概念,培養(yǎng)幼兒堅持、細致、耐心等學習品質。大型建構游戲場地大,參與人數多,建構材料復雜,相比班級建構游戲區(qū),它會給幼兒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也使教師在指導時面臨更大的困難。
通過對一次中班大型建構游戲的觀察,筆者發(fā)現,教師在指導幼兒游戲時存在場地規(guī)劃不合理、介入過于頻繁、給幼兒游戲的時間不夠充分等問題。筆者將圍繞這些問題,管窺幼兒大型建構游戲中教師指導的現狀,并對教師如何更好地指導提出建議。
場景一
游戲前,教師先引導幼兒觀察幻燈片上埃菲爾鐵塔的外形,討論“塔”怎樣才能搭得高,可幼兒的興趣似乎根本不在觀察“塔”的外形上,只聽晨晨興奮地叫道:“這個是埃菲爾鐵塔,我在書里看到過。”接著,活動室里炸開了鍋。教師有點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自己總結出“下面要搭得寬,上面要搭得窄”的結論。
教師將游戲安排在操場上進行,但并未劃分區(qū)域,操場一側堆放著大型積木。教師將幼兒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5人),要求幼兒分組搭建。被分在同一組的幼兒未經商討、計劃便開始搭建。盡管操場很大,但幼兒全都擠在不足操場1/4的區(qū)域進行搭建,有的幼兒不小心撞倒了其他幼兒的搭建物。很多幼兒似乎忘了“塔”這一主題,豆豆那組的幼兒像砌墻似的一味壘高,而不顧根基是否穩(wěn)固,很快搭建物就倒塌了;小樂那組的幼兒想到哪兒搭到哪兒,沒有計劃,沒有目的,最后搭出的“塔”也是頭重腳輕的。
問題分析與建議
1.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增強建構游戲的計劃性
這次搭建游戲的主題是“塔”,教師希望幼兒通過該游戲獲得“上小下大可使建筑物更加穩(wěn)固”的經驗,提升建構技能??稍趯嶋H搭建中,幼兒紛紛按照自己的想象搭建,搭建物的形狀也千姿百態(tài),除了有上小下大的A型(如圖1),還出現了上大下小的T型(如圖2)和上下一般大的H型(如圖3)。
幼兒的前期經驗會直接影響其建構,出現上述情況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幼兒有關“塔”的前期經驗不足。中班幼兒的生活經歷非常有限,他們大多只在書本里見過塔,因此很難理解為什么“上小下大”的結構可以增強穩(wěn)定性。為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實地觀察塔的構造,在班級環(huán)境中有意識地投放各種塔的圖片,因為“下面要搭得寬,上面要搭得窄”這一結論需要在觀察、對比多幅不同塔的圖片后得出。
幼兒的搭建分有意搭建和無意搭建,幼兒無意搭建時就會搭到哪里算哪里,其搭建物往往也與搭建主題相背離。案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分組,但組內幼兒沒有協(xié)商、溝通,導致搭建過程漫無目的。教師應在搭建前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商討、計劃,通過繪畫的方式設計出所要搭建的“塔”,并協(xié)商分配好各自的任務,如某某負責搭建樓梯,某某負責搭建塔底,某某負責搭建外圍的道路……明確搭什么、怎么搭的問題。
2.合理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投放多樣化的建構材料
此次大型建構游戲在寬敞的戶外進行,但幼兒仍然出現了一些糾紛。其實這些糾紛的產生都跟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不合理有關。合理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將環(huán)境作為教育的手段與資源,將有效地幫助幼兒建立游戲常規(guī),保證幼兒愉快、順利地開展游戲。[1]
首先,可以利用地線、標示牌等直觀的圖示和標記向幼兒提示進入大型建構區(qū)的常規(guī)要求。如用地線畫出運輸積木的專門通道,提示幼兒要繞道行走;在相應的位置放置標示牌,提示幼兒在游戲中不要干擾他人,等等。同時,可將相同類型的積木用不同顏色的籃筐裝好后分放在場地的不同區(qū)域,確保幼兒就近取用。
其次,根據已有的空間設置,合理安排幼兒人數。例如,可以將戶外游戲場地劃分為幾塊開放式區(qū)域,區(qū)域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每個區(qū)域人數相對固定。
最后,通過投放多樣化的游戲材料,幫助幼兒建立現實與想象之間的聯結。案例中選用的大型積木由各種幾何形狀構成(如圖4),包括各種單元積木、正方體、斜坡、圓柱體、棱柱、三角體、拱門、長條板等。雖然材料的類型比較豐富,但缺乏輔助材料。一般而言,材料越具體、越形象,越有利于豐富幼兒建構游戲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建構游戲的主題投放相應的輔助材料,例如圍繞“塔”的搭建,教師可以投放適當的人形玩具、小旗子、路標牌、轎車和卡車模型等。
在搭建中,大部分幼兒只用到了平鋪、壘高、加寬、延長等簡單的建構技能,只有少數幼兒用到了圍合、架空和模式等建構技能。由于沒有專門運輸積木的通道,很多幼兒為了“抄近路”就從搭建小組間狹窄的空隙搬運材料,而教師也沒有加以制止和提醒,只顧“巡視”正在搭建的幼兒是否出現問題。飛飛正在將積木圍成一個圓圈,在圓圈中心用長方體積木不斷壘高,可正當他想要嘗試搭建心目中的“塔”時,教師走過來對他說:“你看底部是不是不夠穩(wěn)固呢?我們在這里加些木塊,讓它更穩(wěn)固些?!边呎f邊在圓圈內塞上積木。可飛飛似乎并不認可,之后在搭建中也沒有表現得像起初那樣興致勃勃。
各個小組的搭建物越來越大,幼兒能夠自由活動的范圍卻在逐漸變小。阿磊沉浸在搭建中,一起身弄倒了天天剛剛搭建好的“塔”,天天嘟著小嘴正想說些什么,教師就急忙走過來說:“阿磊,你怎么這么不小心?快向天天道歉!”阿磊聽了顯得很委屈,憋了好一會兒才輕聲說出“對不起”。
問題分析與建議
1.依據幼兒年齡特點,提升幼兒建構技能
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會表現出不同的建構水平和特點。一般來說,小班幼兒能用壘高、平鋪、圍合、加寬、延長等基本技能建構造型簡單的物體形象;中、大班幼兒能綜合運用架空、模式、表征、插接、鑲嵌、編織、黏合、旋轉、橋式、塔式以及各式排列、組合、穿套等技能建構較復雜、精細、勻稱的物體形象。[3]可見,案例中多數幼兒只表現出小班幼兒的建構水平。教師可以通過投放材料隱性地幫助幼兒提升建構技能。例如,投放不同顏色的積木,引導幼兒運用模式技能;投放輔助材料,引導幼兒利用建構物開展象征性游戲,以提升表征技能,等等。此外,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滲透一些言語指導,如“我們給小房子加個屋頂”(架空);“我們把相同顏色的積木放在一起”(模式);“給你的建構物取個名吧”(表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建構技能是建構游戲的基礎,是促進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載體,但是我們要鼓勵幼兒自主表現,不可一味強調建構技能的重要性,而忽略幼兒的想象及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2.把握介入時機,用“引”而不用“教”
游戲中,“教師介入的方式一定要有助于保持兒童的參與度、有助于解決已經出現的問題以及有助于吸引兒童重回游戲中來”。[4]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問題的眼睛,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介入指導。而案例中,教師往往在幼兒還未出現問題時就介入指導,且過于頻繁。教師的指導方式也存在問題,大多只是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做,而沒有讓幼兒明白為什么這樣做,不僅沒有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反而削弱了幼兒的游戲興趣。
由于大型建構游戲相較其他建構游戲具有更大的挑戰(zhàn)性,因此教師應留給幼兒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試誤,并以適當的方式加以引導。例如,教師發(fā)現幼兒搭建的“塔”很不穩(wěn)固時可以說:“這里好像輕輕一碰就會倒的樣子。”從而啟發(fā)幼兒思考塔的穩(wěn)定性問題。又如,教師發(fā)現個別幼兒搭建完后顯得無所事事時可以提問:“這里沒有樓梯怎么上去呢?”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豐富搭建內容。
3.提示游戲規(guī)則,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糾紛
案例中,很多幼兒在運輸積木時為了“抄近路”常常撞倒他人的搭建物,從而引發(fā)糾紛,而教師只是要求幼兒講和道歉,這種簡單的解決方式可能會導致幼兒之間的糾紛升級和幼兒的內心不服。
在大型建構游戲中,引發(fā)幼兒糾紛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爭搶游戲材料,可能是損壞了別人的作品,也可能是無意碰撞或誤解。在解決幼兒游戲中出現的糾紛時,教師要盡可能做到“不越權”,引導幼兒自己尋找解決糾紛的方法:一是靜觀其變,盡量讓幼兒自己解決;二是讓幼兒明確規(guī)則,鼓勵幼兒運用規(guī)則解決糾紛;三是讓幼兒“自食其果”,幫助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四是鼓勵溝通,讓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情緒,而不僅僅靠哭泣或拳頭;五是及時強化,肯定和鼓勵幼兒表現出的寬容、忍讓、謙和、分享等良好行為。[5]
場景三
建構游戲接近尾聲,飛飛和仔仔兩組幼兒搭的“塔”已基本成型,教師讓飛飛和仔仔將搭建物連接起來。等飛飛和仔仔連接好后,教師便“下令”停止游戲。而此時大部分幼兒都還在搭建中,他們的搭建物也基本看不出有“塔”的形狀。教師請幼兒與各自的搭建物合影留念,這時悠悠還在繼續(xù)搭建,遲遲不肯停下來。教師就對悠悠說:“我們要收拾積木,準備回班里了哦?!庇朴坪懿磺樵傅赝A讼聛?。合影完后,教師督促幼兒整理材料,接著組織幼兒回到班里,沒有立即安排分享環(huán)節(jié)。
問題分析與建議
1.適時結束,游戲時間要盡量保證
在游戲中,教師以少數表現突出的幼兒完成建構任務的時間為結束時間,強行讓大部分幼兒停止搭建,導致幼兒很不情愿地中斷游戲。
教師在幼兒游戲時要尋找適當的時機,在幼兒的興致還沒完全消退時結束游戲,這樣可讓幼兒保持對游戲的興趣,并為下次游戲的開展埋下伏筆。同時,教師也要依據情況靈活安排,保證幼兒有充分的游戲時間,盡可能讓大部分幼兒都能基本完成搭建任務。
2.及時分享,分享內容要就事論事
案例中,教師通過拍照的方式記錄幼兒的搭建成果無可厚非,及時督促幼兒整理也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在很多幼兒還只搭建到一半時就拆除他們的搭建物顯然是不合理的。
有效的評價、總結既是對幼兒游戲的認可,有助于幼兒提煉游戲經驗,提升游戲水平,也是為了讓幼兒對下次游戲充滿期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什么時候分享”“分享什么”“怎樣分享”是關鍵。
首先是要解決“什么時候分享”的問題。分享環(huán)節(jié)不一定要安排在游戲剛剛結束時,可靈活安排在餐前、午睡前、離園前等過渡環(huán)節(jié)。但在本案例中,由于大部分幼兒尚未完成搭建工作,幼兒又具有具象思維特點,因此筆者認為在現場進行分享會更有利于幼兒回憶和總結在搭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梳理和提升游戲經驗。當然,通過拍照保留幼兒的搭建物,然后靈活安排在其他時段進行分享,也是可以的。
其次是要解決“分享什么”和“怎樣分享”的問題。分享的內容要就事論事,包括分工合作、技能掌握、材料運用、游戲常規(guī)等方面。分享方式可以是集體的、小組的,也可以是個別的。在分享時,幼兒可以相互交流游戲經驗。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交流:“搭建的塔容易倒塌的問題解決了嗎?用什么方法解決的?你們小組的搭建任務完成得怎樣?與同伴合作搭建時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教師要認真傾聽幼兒的交流,幫助幼兒提煉出有益的游戲經驗,以推動幼兒的游戲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在分享游戲經驗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啟發(fā)幼兒思考:“對下次游戲你有什么好的建議?你還想增加哪些搭建材料或輔助材料?”以幫助幼兒拓寬思路,逐漸豐富游戲場景、材料、主題、情節(jié),從而使幼兒對下次游戲充滿期待。
區(qū)域活動是教師對幼兒進行觀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各種能力發(fā)展不一致的幼兒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提高。區(qū)域活動可以為每一位幼兒獨特的發(fā)展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豐富的操作材料能夠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活動,進行探索、嘗試,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形成合作意識,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那么,怎樣來合理地創(chuàng)設區(qū)域環(huán)境?怎樣讓區(qū)域環(huán)境與幼兒互動起來?怎樣讓區(qū)域活動與我們的教育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在區(qū)域活動中怎樣幫助幼兒發(fā)展?這需要教師進行細致的觀察。
一、對幼兒活動的觀察
教師要在活動中根據幼兒的活動狀態(tài)進行細致的觀察,通過觀察來抓住能夠反映幼兒活動水平的表現,通過這些表現來準確地把握幼兒在活動中的實際發(fā)展水平,在這個基礎上有目的地更換投放材料,并在幼兒需要的時候提供適時、適當的指導來提高幼兒的活動水平。根據幼兒的行為表現,了解哪些活動區(qū)更吸引幼兒,并根據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和學習特點,了解幼兒喜歡哪些操作材料。
如在我們班,最受歡迎的是娃娃家,在娃娃家里幼兒能夠扮成爸爸媽媽,學著大人的樣子做飯、照顧寶寶、擇菜、疊被子等,模仿體驗成人的生活,在模仿與體驗中來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性的發(fā)展。最初,孩子們模仿大人做飯的時候,我們提供的都是一些小的塑料容器(小鍋、小碗等),以及一些塑料食物(面包、米飯、蔬菜、水果等)。孩子們因為剛接觸這些材料,還有些新鮮感。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技能的熟練,以前提供的材料已經不能滿足幼兒在某種技能上的提升了,他們慢慢對此失去興趣,這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需要,適時地更換新材料。如,把一些小的塑料的做飯容器更換成自制的仿真廚房用具,一些塑料的食物更換成能夠實際操作的用不織布制作的餃子、包子、蔬菜等,也可以根據季節(jié)提供真的蔬菜和和好的面粉等。
再如拼插區(qū),相對來說,男孩子選擇的較多,在活動中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同一種拼插玩具的操作中,拼插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男孩子會拼插車、槍、飛機等,女孩子會插蝴蝶結、花朵、小鳥等。通常,孩子們在玩了一段時間后,教師會根據幼兒的實際發(fā)展狀況,提供相應的小的輔助材料,讓幼兒有更多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空間。
二、對幼兒活動的指導
區(qū)域活動中,教師們會發(fā)現,孩子們喜歡的區(qū)域,往往人滿為患,發(fā)生這種情況時,通常都是用區(qū)域標記,如娃娃家的地上只有4個小腳印,表示只能進4名小朋友,益智區(qū)不同難度的同類玩具只放4筐等,讓幼兒學會選擇其他區(qū)域活動或是學會等待。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的適宜指導是相當重要的,針對以下不同現象,教師應采取不同的策略。
幼兒操作困難。比如,在美工區(qū),幼兒前期制作都非常順利,最后選擇粘合材料時遇到了困難,選擇多種粘合材料都不能將兩個物品粘牢,這時,教師給與幼兒一些建議和指導,能夠加深幼兒的印象,也能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愛。
幼兒出現玩不下去的情況。比如,娃娃家一次只能進4名幼兒,已經有4名幼兒在活動了,還有一名幼兒想參與其中。這時,教師可以介人,并引導幼兒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加入大家的游戲。這名幼兒說:想當一名客人到娃娃家去做客。就這樣,這名幼兒以客人的身份加人到大家的游戲當中了。
出現同伴間問題糾紛。在建筑區(qū)的活動中,小朋友都在高高興興地給小動物建房子,有一個小朋友在轉身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給長頸鹿搭的房子,其他幼兒紛紛指責這個小朋友,有的小朋友還用小手進行攻擊。這時教師要適當介入:“天氣真冷呀,我們快快幫助長頸鹿把房子修好吧?!庇谑窃诮處熐擅畹幕庀?,小朋友們又開始興奮地游戲了。
幼兒表現消極和打發(fā)時間。娃娃家是最搶手最受歡迎的區(qū)域,但是每次活動重復著同樣的事情,幼兒會表現出無聊的樣子。這時,教師可以客人的身份介入其中,請幼兒制作一杯果汁或炒盤小菜,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也可以請娃娃家的主人帶著寶寶去看表演區(qū)的節(jié)目,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
幼兒有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出現。在拼插區(qū)中,幼兒大多數用齒輪積塑插一些飛機長槍之類的東西,有一名幼兒用了齒輪積塑和插管積塑組合,拼插了一輛自行車,教師及時發(fā)現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適時地給與鼓勵。
針對活動中幼兒的個體差異。無論幼兒在活動中成功與否,教師都要給予正面、積極的鼓勵與肯定,因為每個幼兒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都存在著個體差異。對于某一方面能力弱的幼兒,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降低游戲的難度,讓幼兒體驗成功,幫助幼兒在游戲中建立技能,在不斷練習中提升能力。教師也可以請能力強的幼兒做小教師,和能力弱的幼兒一起活動,同伴間的溝通更容易,更方便提升能力,在幫助的同時,也能讓能力強的幼兒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在幼兒的活動中,教師要以適合的身份和適時的時間介入引導幼兒,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時候教師要做一個游戲的玩伴,有的時候教師是時間的調解員,有的時候教師又是一個旁觀者。幼兒在活動中的問題解決后,教師就要適時地退出,而當問題矛盾增大時,教師就要選擇合適的辦法幫助幼兒解決,這樣才能夠體現出教師指導及介入的藝術性。
三、活動后的評價
每一次活動后的評價對于提升幼兒的活動水平和活動經驗有著很大的幫助,通過評價讓幼兒知道在活動中怎樣游戲,怎樣解決問題,也能讓教師了解幼兒活動的實際水平,能夠及時地調整和更換區(qū)域材料。有的評價可以幼兒自己說,這樣也能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評價的能力;有的評價可以教師說,幫助幼兒為下一次區(qū)域活動做鋪墊,也能在評價的同時將一些知識技能傳遞給幼兒。
比如,在一次美工區(qū)活動的時候,有一名幼兒選擇了搓紙繩為小蝸牛粘貼殼的方法。由于蝸牛殼是螺旋的細線,在使用膠棒粘貼的時候,很容易粘到手上,為粘貼活動增加了困難,在幾次嘗試后,幼兒都沒有好的方法。這時,我悄悄提示可以選擇一樣工具來輔助粘貼,幼兒看到手旁的小剪刀,在教師的引導下,使用剪刀的尖,一邊粘一邊壓,很快就將作品完成了。在總結區(qū)域活動的時候,這名幼兒大膽地站出來,將區(qū)域活動中的新方法用自己的語言,告訴全班小朋友。通過孩子自己的總結評價,這個方法很快在美工區(qū)蔓延,孩子們不但將這種方法使用在粘貼蝸牛的作品上,在美工區(qū)其他的粘貼作品上也被廣泛使用。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真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的確,區(qū)域游戲成了幼兒園常態(tài)工作,同時,《指南》對幼兒在游戲和生活中的發(fā)展也明確了年齡段的參考標準,處處體現尊重幼兒意愿,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大班幼兒明顯自我意識更加明確,更需要自由、平等的空間。教師如何在幼兒自治和自身合理引導之問找到和諧的切合點,我們稱之為幼兒“自治四原則”。
原則一:區(qū)域負責人制
區(qū)域負責人制,是指每個區(qū)域由幼兒選擇產生一個負責任人,負責人全面負責該區(qū)域的事務,包括:組織角色和任務分配、發(fā)現和解決突發(fā)小事件、評價成員、區(qū)域的整理以及向教師提出意見等。負責人可以被稱為“經理”“boss”“領隊”等,名稱可以由幼兒自主協(xié)商擬定,負責人也可以自薦或由幼兒推薦產生。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職責是:1.啟發(fā)幼兒思考“負責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例如:對區(qū)域操作有經驗基礎、自控能力好、責任意識強等。2.鼓勵弱勢幼兒爭取當“負責人”,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與責任心。3.幫助區(qū)域團隊處理“無解”的爭執(zhí)。
區(qū)域負責人制度開始的初期執(zhí)行并不順利,雖然老師已經介紹過該制度,但是讓原本“被包辦”慣了的幼兒有點無所適從。誰也無法主動承接任務,不明確自己如何開頭、如何做??吹竭@里,我忍不住想替他們安排??墒窍氲侥菢佑只氐搅嗽瓉斫處煱k的模式,這個制度的意義就不大了。而且《指南》多次提到要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的品質,在生活和游戲中激發(fā)他們在各自已有水平上的縱向成長。于是,我就請求幼兒同意我也參加一次今天的游戲,得到孩子允許后。我進行自我介紹和推薦:“我叫‘玉賢’,我能讀好多故事,也認識一些字了。媽媽在家已經教會我整理書籍,我可以做好‘書店管理員’的職務。相信我的請來我的區(qū)域,我的區(qū)域只能進7個人,如果這次您來不了,明天請繼續(xù)來光臨哦!……”很快我就邀請滿了我的隊員。
幼兒們在我身上受到了啟發(fā),個別能力強的幼兒開始大膽嘗試,經理負責制在我班正式實施。它主要通過“經理競聘上崗—招聘員工一分工合作一整理打烊”的流程,幼兒實現了初步的自我管理和學習。
過程評價:經理負責制非常符合《指南》中對孩子“自理、自立、獨立探索、合作交往”理念的養(yǎng)成的要求,但是我們在游戲過程中又開始生成新問題:不是每個孩子都只玩一個區(qū)域或者一直做一個區(qū)域的負責人,他們是不斷交換和互動的,于是就會出現這樣一些情況:1.某個區(qū)域幼兒的能力無法完成區(qū)域的目標:2.他初次接觸該區(qū)域經驗缺乏,無從下手;3.幾次游戲過程中教師觀察到成長發(fā)展滯后等,那該怎么辦?是教師“強行干預”還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這就生成了能手“幫幫團”原則。
原則二:能手“幫幫團”
能手“幫幫團”是指啟發(fā)和鼓勵幼兒之間的互助和合作,在幼兒自己邀請或者請求經理招聘下,產生的幼兒自助伙伴。教師的職責是:1.幫助幼兒明確“幫幫團”的身份要求:能夠在游戲區(qū)域幫助自己提高技能的伙伴,而非單純“志趣相投”的朋友。2.在幼兒的邀請下推薦“幫幫團”?!吨改稀分赋鲇變涸谂c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伺與入友好相處,也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等社會性品質。因此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鼓勵幼兒之間一起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
過程評價:“幫幫團”在幼兒區(qū)域活動中集聚了幼兒們之間的關系,區(qū)域氣氛更加地融洽了,幼兒能玩、會玩,專注度也提高了,同時幼兒的能力提升也更加明顯,并且這種提升真正體現了《指南》所要求的“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鰣達《指南》所呈現的發(fā)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同時大大解放了教師,緩解了“教師少學生多,顧暇不及”的尷尬境況,讓教師能在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中更多地去觀察幼兒,進行游戲反思評價,關注特殊的獨立個體。但是,我們也確實發(fā)現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是不可能完全處理合作中的問題的,教師的適時干預也很有必要,于是就產生了“教師申請參與原則”。
原則三:教師申請參與原則
教師申請參與原則特別之處就是教師參與協(xié)助幼兒不是任意的,而是需要經過“區(qū)域負責人”的同意,這種對教師權利的限制也是對幼兒享受“平等、自由”權利的落實?!吨改稀芬辉偬岢鼋處熞鹬赜變?,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暖、關愛、平等的集體生活氛圍。事實上,在實踐中許多教師會“因強烈的責任心而看不下去……”“出手”干預幼兒的發(fā)展。這已經嚴重不符合當代幼兒教育的要求了。因此,讓教師的權利收到適當的限制非常有必要。
在科學發(fā)現區(qū)玩天平的一一和天天開始發(fā)生爭執(zhí)。一一總是現在天平的左邊放東西,天平就左傾了。天天認為應該在天平的右邊先放秤砣,可是秤砣放上去右傾了。兩個人爭來搶去,一個也不成功,甚至同時放也嘗試了,還是不是左倒就是右倒。我看在眼里,其實已經發(fā)現了問題,問題在我,這個天平是教師手工制作,基座太輕不穩(wěn),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現象??吹竭@種現象我申請了科學館長。第一次,他拒絕了,他想自己解決,沒有成功。第二次,我又申請,他同意了。我找來兩塊小石塊輕輕放進天平基座“礦泉水瓶”里,問題立刻就解決了?!吨改稀分赋鲇變嚎茖W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們多次嘗試雖然失敗但是卻豐富了經驗,而我的適時幫助又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的科學探索興趣更加濃厚了。
過程評價:教師申請參與原則充分體現了教育平等原則,是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也給幼兒們提供了更多更廣的探索和體驗的機會??墒?,當幼兒發(fā)生重大突發(fā)事件時,教師還需要拘泥于流程嗎?當然不,這就是“應急原則”。
原則四:應急原則
應急原則是指當幼兒中出現威脅幼兒安全事件時,教師可以立刻行使教師的管理職責。《指南》多次提出教師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溫馨、輕松、安全的環(huán)境,提高幼兒的安全感和信賴感,同時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當出現幼兒之間發(fā)生打架糾紛、磕破摔傷、爭搶尖銳工具、積木相互打砸等有潛在危險的行為時,教師要立刻出面制止并查清緣由進行教育。
區(qū)域游戲是幼兒園一日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做實出成效,需要教師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探索與摸索,《指南》就是我們在探索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評價標準,只有在其指引下,我們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踏實而科學。
師幼互動做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是指在教師與幼兒之間發(fā)生的各種形式、性質和程度的相互作用與影響。它既可以是教師與幼兒之間交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方式和過程,也可以指在一定情景中通過信息交換和行為交換所導致的相互之間心理上和行為上的改變,從而表現為一個包含互動主體、互動情境、互動過程和互動結果等要素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相結合的系統(tǒng),其不僅成為評價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幼兒園教育過程質量的重要依據。
沒有互動的教育是難以想象的,更談不上是有效的。師幼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形態(tài)存在于幼兒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對幼兒發(fā)展產生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本文以小班幼兒區(qū)域游戲活動為例,探討師幼互動的有效性。
明確關系,關注幼兒,創(chuàng)造師幼互動的條件
在師幼互動中,教師和幼兒應該同為主體,體現的是一種相互對話和交流的關系。如何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關注幼兒、傾聽幼兒是最有效的手段。教師要耐心傾聽幼兒的需要、想法和建議,觀察他們在各種情景中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分析他們的心智發(fā)展,找出他們當時所遇到的問題,創(chuàng)造師幼互動的條件,并給予適時、積極的反饋。教師必須把從幼兒那里聽到的信息或觀察到的具體行為方式記錄下來,作為日后教育幼兒的資料。
以一個有趣的案例為證。一天早晨,豆豆和圓圓兩位小姑娘早早地來到幼兒園,她們都很喜歡玩娃娃家的游戲,而且兩人為了爭做“媽媽”的角色,開始“斗智思辨”!圓圓搶先表示要做媽媽的角色,豆豆當然不愿意,就說:“你做姐姐,我做媽媽!”豆豆說:“因為姐姐都長得很高的,真的!相信我,姐姐都長得比媽媽高!所以,我來當媽媽,你當姐姐!”我在一旁聽了,忍俊不禁,心想,豆豆真會說服小伙伴。其實孩子的這段童言趣語中蘊含了一個教育元素:小班孩子如何明確自己的游戲角色身份,如何進行角色分配。隨后,我們組織幼兒展開了系列的互動討論,話題有:“娃娃家可以有兩個媽媽嗎?”“娃娃家好幾個小朋友都想做媽媽或爸爸,怎么解決?”“娃娃家除了爸爸媽媽,還會有誰?”根據游戲的推進,又延伸出和好朋友約定輪流做爸爸媽媽,或以猜拳的方法解決游戲角色扮演的先后順序,然后展開對其他角色,比如爺爺、奶奶、哥哥、妹妹、舅舅、姨媽等的探究,“他們在家干些什么寧可以玩些什么?”“爺爺是爸爸的什么人?”“奶奶是爸爸的什么人”等等。
這個案例正是通過關注幼兒,在幼兒游戲時經常保持“認真傾聽”的狀態(tài),才捕捉到了互動的教育契機,挖掘出有價值的教育元素,創(chuàng)造了師幼互動的條件,達到了師幼互動有效性的目標。
情境感染,材料多樣,把握師幼互動的節(jié)奏
環(huán)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資源和游戲發(fā)展條件之一,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環(huán)境對兒童發(fā)展的作用和價值,并著力于為幼兒建構和創(chuàng)設合適的環(huán)境,在游戲的互動中讓幼兒發(fā)現環(huán)境、享受環(huán)境以及在環(huán)境中自主地游戲。
這學期,我們更注重幼兒區(qū)域游戲材料的提供和調整,大量新奇的游戲材料給幼兒帶來了強烈的吸引力。當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作為游戲的伙伴,用兒童化的語言,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給予啟發(fā)、點撥;這對小班幼兒來說是最適宜的指導策略,能夠非常有效地在游戲過程中進行師幼互動。
小班孩子很喜歡涂色游戲,但是我們發(fā)現,在多次涂色游戲后,他們開始慢慢減少對這個游戲區(qū)域的關注度。為此,我結合主題“我愛我家”,將這個區(qū)域的背景換成了“大?!保斗帕税咨牧岘嚽?、三原色顏料、棉簽、海綿滾筒、筆刷等。我給幼兒講述了自編故事:小魚給媽媽送美麗的珍珠做禮物,激發(fā)孩子游戲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暖暖的親情。在后面的自主性游戲中,幼兒用工具給玲瓏球變顏色,他們發(fā)現不同的工具、不同顏色的配置會讓手中的“珍珠”顏色變化多端,十分美麗。當幼兒不滿足于現有的材料時,我適時地將他們的目光引向“彩泥”。幼兒發(fā)現彩泥混合、團圓后也可以變成美麗的“珍珠”。幼兒將“珍珠”送給好朋友、家人的同時,也感受到他人的幸福和喜悅。
這個案例讓我感悟到,幼兒能否主動與環(huán)境和材料產生交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是否有自主選擇和使用的權利和條件。孩子自己選擇材料,自己決定用材料做什么,能極大地激發(fā)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幼兒是在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發(fā)展的,我們要讓環(huán)境與幼兒“對話”,使幼兒真正成為環(huán)境的主人。
耐心等待,語言引導,發(fā)揮師幼互動的實質
在游戲中,成人往往急于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幼兒的想法,不給他們思考、探索的時間,不給他們與同伴互動、協(xié)調的時間。從而造成教師在前面帶路,幼兒在后面拼命追的現象。教師應靜下心來,耐心等待,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索中發(fā)現、成長,積累各種生活、學習經驗,達到發(fā)展的目的。在追隨幼兒、引導幼兒主動游戲的互動過程中,適度的等待也是很重要的策略。在幼兒區(qū)域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活動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清晰明確地置于心中,隨時敏感地察覺幼兒的需要和反應,捕捉他們在活動中發(fā)出的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調整教育行為。如果能夠及時地把握機會和幼兒積極互動,那么活動不僅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同時也能提高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育行為的水平和能力。
例如“小花園”主題中有一個“釣魚”游戲,要求幼兒用磁鐵魚竿吊起不同質地的小魚,然后根據小魚身上的點數花紋或各種圖形花紋的數量,把小魚送到相應的點數魚簍或數字魚筐中。孩子們對這個情景性、認知性和操作性融為一體的游戲活動充滿了興趣,都在魚池邊釣得不亦樂乎。但是有的孩子只是對釣的動作感興趣,沒有按小魚身上的點數花紋、圖形花紋把小魚送到相應的魚筐或魚簍中去。在一旁觀察的我說道:“小魚好委屈哦,有小朋友把我從魚池里釣起來。就不管我了,這樣我會缺水死掉的?!边@時釣魚的小朋友都停下了釣的動作,撿起剛才釣起的小魚,仔細看了看魚身上的花紋,然后分別把它們送到相應的魚簍中去了。“謝謝孩子們,這是我的新家,小魚這下又快活啦!”我笑瞇瞇地說著。于是孩子們興致更加高昂地繼續(xù)釣魚和分送小魚了。
在這個案例中我認識到,要實現師幼互動的有效性就要把握好教師指導的“度”。一旦過了“度”,就不利于幼兒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適時的介入時機、恰當的指導要求、恰如其分的指導用語,是把握這個“度”的三大要素。幼兒是以他們年齡所特有的獨特方式來理解事物的,所以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應主動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充分理解幼兒,使游戲任務與幼兒的意愿和諧共鳴,成為幼兒活動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樣才能達成有效的師幼互動。
總之,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決不是簡單的治理者、指揮者和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或傳授者,而是良好師幼互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幼兒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而這些身份的扮演,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解讀幼兒心靈的密碼,挖掘、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的資源和條件,最終完成幼兒發(fā)展的目標和任務。
區(qū)域活動的觀察和指導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真觀察、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態(tài)度和策略進行有效的指導。活動中,我采取了這樣幾種策略來提高師幼互動的有效性,發(fā)揮幼兒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靜觀欣賞策略——給孩子自主選擇與決定的權利
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以自然觀察為主,盡量不打擾孩子自然的行為過程。孩子的探索學習需要得到老師的支持、幫助,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不分情況地隨意提供幫助。當孩子在活動中興趣濃厚、積極投入時,我們就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干預,以免中斷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活動,而是可以抱以贊賞的眼光,做孩子們最忠實的聽眾和觀眾,支持他們去嘗試與實踐,傾聽孩子間的交流、感受,觀察孩子計劃的執(zhí)行情況、孩子對不同活動的興趣與態(tài)度、提供的材料是否適宜、孩子在活動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或有哪些獨創(chuàng)的做法、孩子合作交往的情況等,與孩子一同感受活動的快樂。
滲透點撥策略——為孩子主體性發(fā)揮搭建支架
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在充分觀察孩子行為的基礎上尋機點撥,及時切入,給予孩子支持。在區(qū)域活動中我們可能會觀察到以下情況:
1.孩子在區(qū)域選擇上缺乏目的性
如一個孩子拿著進區(qū)卡,但是對自己要進哪個區(qū)卻猶豫不決。我把他帶到漂亮寶貝理發(fā)屋,發(fā)現他對燙發(fā)棒等理發(fā)工具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主動邀請他為我設計發(fā)型,把他引到這個游戲中。
2.孩子在活動中出現意見不統(tǒng)一的情況
我便以調解者的身份,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及時介入,給予孩子支持,并引導孩子積極協(xié)商來解決矛盾,保證游戲活動的順利開展。
比如在一次“麥兜超市”的角色游戲中,兩個孩子因為一份蛋糕而起了爭執(zhí),都說是自己先拿到的。我便上前建議這兩個孩子先一起分享這個蛋糕,如果下次有新鮮的蛋糕,他們可以再一起來買。兩個孩子聽到我的建議后,點點頭表示贊同。通過我們老師的及時引導,既有效減少了孩子之間不必要的爭端,又培養(yǎng)了孩子謙讓、分享的品質。
3.孩子們對區(qū)域活動不感興趣,活動無法進行
這需要我們及時地介入指導,使活動繼續(xù)開展。如在圖書區(qū),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興趣點會逐漸降低,有的會東張西望、胡亂翻閱?;蛘呤浅臭[、竊竊私語,這時就需要我們采取一些措施,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興趣。如提供一些紙和畫筆,讓孩子把閱讀的內容用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并進行大膽創(chuàng)編,裝訂成冊投放在圖書區(qū)。通過這樣的指導,重新使孩子找到新的興趣點,使活動順利開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能力。
情毫激發(fā)策略——調動孩子主動探究的內在動力
情感激發(fā)是教師以適當的言語、動作、表情等引導孩子參與到區(qū)域活動中,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與探究興趣,支持孩子主動學習的有效策略。
1.諧趣夸張,激發(fā)興趣
作為老師,我們要以幽默的語言、夸張的表情來帶動孩子,引發(fā)孩子的活動興趣,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如孩子在表演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時,我發(fā)現孩子只是面無表情地學說對話,表演得不夠生動。于是,我就參與到游戲中扮演狐貍的角色,通過夸張的表情和動作,讓狡猾狐貍的形象活靈活現,孩子的情緒也一下被調動起來,在嘗試表現角色的時候表情與動作豐富了許多。
2.設疑切入,激發(fā)思考
老師以啟發(fā)性的提問,將活動引向深入。如在科學區(qū),孩子經反復實驗得出橡皮泥放在水里是要沉下去的,我問:“怎樣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一個問題引得孩子又找木板,又找塑料盒,還嘗試著將橡皮泥壓薄等多種方式,探索使橡皮泥沉不下去的方法,激發(fā)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區(qū)域互動,引發(fā)孩子之間的合作
區(qū)域之間的有效互動、交流,能增加孩子與同伴之間合作的頻率,能激發(fā)起孩子更大的活動興趣。如我們把孩子們在美工區(qū)進行彩繪和線描畫創(chuàng)作的pvc管子,投放到建構區(qū),進行搭建活動。孩子們平時在美工區(qū)完成的繪畫作品,我們會裝訂成冊,投放在圖書區(qū),供孩子們欣賞閱讀。這樣使互不相關的區(qū)域流動起來,促進了不同區(qū)域孩子之間的積極互動,孩子們的活動熱情得到了激發(fā),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為教師,對區(qū)域活動的觀察和指導要注意用“心”和用“行”。用心觀察,用行指導,這樣才能發(fā)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真正在玩中學知識,在探索中促發(fā)展,真正成為區(qū)域活動的主人。
相信《區(qū)域游戲中指導者的為與不為》一文能讓您有很多收獲!“幼兒教師教育網”是您了解幼兒園游戲,工作計劃的必備網站,請您收藏yjs21.com。同時,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幼兒園的區(qū)域游戲專題,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推薦
角色游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游戲中,不能任由幼兒無目的地游戲,教師應該指導幼兒豐富游戲內容,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是否能逼真地扮演角色...
建構游戲是一種幼兒利用各種建構材料,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意愿進行構思與構造,表現出一定的事物形態(tài),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大型建構游戲是建構游戲中的一種,它不僅能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和想象力,而且能幫...
區(qū)角活動是介于學習活動和自由活動之間的一種開放式活動。在區(qū)角活動中,教師既要為幼兒提供提升經驗的游戲內容,又不能破壞區(qū)角活動本身以幼兒為主體、自由、自主的特點,因此,教師恰當的指導顯得尤為重要。角色...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數學關系是一種邏輯數理知識,它不存在于實際物體之中。兒童獲得數理邏輯知識,不是從客體本身而是通過擺弄它們和在內心組織自己的動作獲得?!被诖?,我創(chuàng)設了數學區(qū),引導幼兒在動手...
區(qū)域活動是教師對幼兒進行觀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各種能力發(fā)展不一致的幼兒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提高。區(qū)域活動可以為每一位幼兒獨特的發(fā)展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豐富...
最新更新